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ID:40402181

大小:2.01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8-01

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1页
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2页
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3页
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4页
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标要求:(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含义”(1)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

2、世生活。(2)广义则指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思路:1.抓住一条主线:人文主义的起源、复兴、发展与成熟。这条主线对应着欧洲的四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四次运动围绕着一个核心:人文主义。2.注意加强比较,纵的方面: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内容与影响的比较;横的方面:同一历史时期东西方思想的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启蒙思想与明清进步思想的比较。3.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在分析

3、四次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时,要联系必修1、必修2中对应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注意模块之间的横向联系。西方人文精神最初来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当时的智者学派以及苏格拉底等先哲以人为本,探索人生,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用教育来塑造人个性的发展。一、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经济上:发达的工商业以及繁荣的城邦经济提供物质条件。(2)政治上:民主政治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调培养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3)文化上:形成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精神。(4)地理环境:海洋

4、文明造就开拓、冒险、平等、诚信的品质。(5)个人作用:思想家的努力。1.人文精神兴起于古希腊的原因一、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人文精神兴起于古希腊的原因2.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掌握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生活时代雅典的社会发展状况(2)概括出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人自身。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苏格拉底的思想材料“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

5、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苏格拉底材料表明了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划线部分表明其与智者学派不同,苏格拉底更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隐士与熊的故事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没有知识,甚至无法去道德——认识你自己,知识来源于教育——知识就是道德(或道

6、德就是知识,或知德合一)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异同孔子苏格拉底时代背景奴隶社会瓦解,诸侯争霸民主政治繁荣时期道德主张孔子“仁”“礼”“为政以德”“知识就是美德”,“认识你自己”人文主义观点不同强调“社会”的人,从统治者统治出发,要求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强调人的价值有利于个性发展相同都关注人、人类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苏格拉底与同一时期的中国思想家孔子思想的异同材料一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

7、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材料二14至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相同点:都重视道德、知识

8、并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关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材料一孔子曰:“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