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

ID:40402199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1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池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端正地书写课后的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感受诗中的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童趣。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描述课文内容的挂图(或课件)。学生: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和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彩笔。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的活动是什么?(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拍球、打乒乓球、打汽排球、丢手绢、捉迷藏、弹珠子)2、你们的童年生活多么有情趣啊!你们想知道

2、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吗?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看有没有写关于那时候小孩生活的。(背诵《所见》和《村居》,品味诗中的童趣。)3、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古时候小孩情趣的诗——《池上》(教师板书课题),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荷花池上)二、初读全诗,了解大意1、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白居易吗?给同学们说一说。(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一生写了2800多首诗。(2)他每次写完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诗人顾况听,所以人人都听得懂他的诗,都会读。2、教师:《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你们愿意自己把它读通吗?请

3、同学们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和会认的字。3、教师板书要写的生字,让学生们跟着写,叫他们注意生字的结构。4、抽读生字卡片,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5、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话。6、写出“白”、“浮”和“开”的反义词。7、两人一组读全诗,互相评价。8、齐读全诗。过渡: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读出诗的停顿。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1、教师范读,请学生们用“/”标出诗的停顿。与老师标出的停顿对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标正确。2、学生们自己练习朗读。请能正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3、全班齐读。四、细读古诗,体会诗意,品味情趣。1、教师叫学生们仔细看课本插

4、图,引导学生们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允许学生们多元解说,只要说得有理就行,说得不对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导学生们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2、自读古诗,试着理解诗意。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讨论解决。教师鼓励学生们联系生活,借助图画、实物帮助理解;也鼓励学生们互相帮助。第一句“撑”可先扩词再对照图理解:撑——撑伞、撑开、撑船、撑杆,对照图不难理解是“撑船,划船”的意思。“艇”可查字典理解:轻小的船;联系“撑”的意思也可理解。3、过渡:小孩撑小艇干什么?讨论: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1)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

5、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2)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3)看出小孩很顽皮(偷采和偷盗不一样)。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第二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浮萍”可借助图片和资料来理解。“一道开”用想象画面的办法理解。5、讨论:从“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1)池里这么多白莲,采一些没关系,用不着躲躲藏藏。(2)采白莲是因为爱白莲,用不着藏踪迹。(3)小孩采到白莲,高兴得忘了藏足迹,说明他天真无邪,很可

6、爱。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读出小孩的天真无邪。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1、读出节奏、抑扬顿挫。2、读出情感。六、背诵古诗,拓展交流。1、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荷花的古诗句。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学生们先跟教师唱《池上》这首歌,再跟着音乐唱。七、布置作业1、组词。诗()首()池()采()居()开()2、默写古诗。板书设计12古诗二首池上【唐】白居易首踪迹浮萍采教学反思1、师生互动,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生生互动,让思维在碰撞中跳跃。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下的“合作互动”的原则,在教学中,我改变

7、了传统的单纯的师生交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们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2、我能够寓教于乐,通过抽读生字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动中学,乐中学。3、在拓展练习部分,我安排学生们运用前面学习古诗的学法来分组自学《所见》和《村居》两首古诗。一方面为了提高课堂容量,丰富课堂建构。另一方面是想让他们多背一些古诗。4、本课的作业设计也别具特色,充分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这首古诗充满儿童情趣,诗意比较通俗易懂,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就把领悟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