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童年趣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童年趣事》

ID:40403463

大小:20.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童年趣事》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童年趣事》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童年趣事》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童年趣事》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童年趣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童年趣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回忆童年趣事,拓宽习作素材,激发写作欲望。2.在分享、交流中,体会连串动作描写的妙处,体验“偷着乐”的情趣。3.聚焦童年的趣事儿,写出童年故事的趣味。【教学重点】在分享、交流中,体会连串动作描写的妙处,体验“偷着乐”的情趣。【教学难点】写出童年故事的趣味。【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读题、审题(一)审题,明确要求1.阅读课本第44页习作二的要求。2.这次习作可以写什么?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二)聚焦“偷”着乐1.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说说你的童年有什么趣事?2.今

2、天,我们来聊聊更有意思的趣事——“偷”着乐的趣事!3.理解“‘偷’着乐”的含义。二、进入古诗,体验“偷”的动作、感受“偷”的心理(一)进入古诗1.出示古诗:《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2.请问这首诗写小娃做了什么事?(二)体验“偷”时隐蔽、连贯等动作的特点1.出示动作描写例文——《小儿日记1》。2.生自由读。3.表演体验“偷”的动作。交流“偷”的动作有什么特点?(板书:连贯)(三)感受“偷”着乐的心理变化1.出示心理描写的例文——《小儿日记2》2.交流感受“偷”采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3、(板书:惊喜—担忧—矛盾—快乐)3.小结:学到这里,我们知道,小娃在日记中主要抓住动作“连贯”的特点,以及“起伏不定”的心理变化把他采白莲这件“偷”着乐的趣事写清楚了,同时还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三、激活“偷着乐”的素材(一)观看视频,勾起回忆,开火车交流童年的趣事儿。(二)同桌练习说说童年的趣事儿。(三)全班交流分享。在分享中引导学生按照下面的评价表进行评价。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动作描写连贯的动作★心理描写矛盾而担忧的心理★快乐、高兴的心理★其他心理★其他描写比如神态、语言、外貌等★(四)小结。四、写趣事。(一

4、)学生动笔写作,教师适时指导。(二)交流点评。五、小结、布置作业。(一)小结:“偷着乐”的事儿是我们的童年生活中的一部分,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让我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些趣事,记录下我们童年的快乐生活。(二)布置作业:课后,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童年趣事,并把故事读给他人听,听听他们的修改建议,把习作写得更具体,更有趣。爬六、板书设计撑动作作钓着乐乐“偷”着乐掏着乐心理童年趣事……...惊喜摘着乐担忧矛盾…………七、教学反思:本节作文指导课的成功之处有:1、绝大多数同学能围绕“趣”字选择合适的材料,

5、并能够抓住人或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细节把趣事写具体,且感情真实。2、成功地激发起了学生写作与交流的兴趣。3、学生在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重视写作材料的积累与写作方法的总结。紧凑的结构,流畅的过渡,积极的参与,让这节课表面看来感觉很好,可细细思量,却发现了诸多的不足之处,现反思如下:一、指导没有到位,缺少关键点的支撑作文指导课关键在指导,而这需要老师课堂上的机智。在本节课上,我注重了多种形式的指导,如回忆往事、相互交流、个别指导、点评范文等,但对于每个关键点,却缺少了一种敏锐的发现。如学生谈到范文“动作写得

6、不错”时,我仅仅是表扬了他会发现,而没有更进一步引导全班同学去读,去加深印象。二、有的学生有写作的兴趣,却不愿与他人交流,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1)性格内向;(2)怕被人指出缺点,缺乏自信心。2.个别学生选择不恰当,“趣”字不能很好地突出出来。这与学生自己的体会有关,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不够透彻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如果老师明确指出“我们通过人或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把内容写具体的目的就是表现出这件事的有趣”学生应该不会出现此类问题。三、有的学生作文内容仍不够具体,这与学生的语言积累、写作能力的形成都有关

7、系,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多写,以进一步提高其写作能力。只有精益求精,充分思考,把握好主体与主导间的关系,多研讨,多学习,才能让我的课堂越来越好,学生受益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少犯错误,尽可能地避免失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