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ID:40403648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1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端午粽第二课时课标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2.基于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目标1.通过师范读,学生自读,分段齐读等形式让学生流利的读课文。2.通过师举例,学生能够用“总会”“美滋滋”说一句话。3.通过师范写,生观察,能够正确书写“节”、“米”、“分”。学习重难点1.能够朗读较长的句子。2.了解课文内容,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学习过程一.儿歌导入1.师:大家坐的这么端正,老师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Ppt出示。儿歌:五月

2、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2.复习上节课的字词。Ppt出示二.新授(一)学习第一自认段。1.师范读第一段。2.指名读。3.齐读。4.体会句子中“总会”的意思,并能用“总会”说一句话。(二)学习第二段,找一找:外婆的粽子是用什么做成的?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并能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问题。2.指名回答。3.齐读第二段。4.指导读。5.再读。并能读出“又黏又甜”的感觉。6.拓展“又A又B”的词语。(三)学习第三段。1.粽子的种类有哪些?2.自读课文。3.指名回答。4.齐读。5.用“美滋滋”说一句话。(四)学习最后一段。1.齐读。2.师讲故事。3.读儿歌《划龙舟》

3、。(五)学习生字。1.师讲“米”“节”“分”的书写要求。2.生写字。师巡视指导。3.评出书写标兵。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也知道了粽子都是有哪些材料做成的,还知道屈原是一个爱国的人。那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要做一个爱家爱校的人。板书设计端午粽1.材料2.味道1.种类2.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