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教案设计

古对今教案设计

ID:40404140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1

古对今教案设计_第1页
古对今教案设计_第2页
古对今教案设计_第3页
古对今教案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对今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对今》教案设计导语:《古对今》是2017年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内容。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子歌,认读生字“严、酷、暑、凉、朝、霞、夕”。书写“古、夕”,重点指导写好“夕”。  2.认读词语“严寒、酷暑、朝霞、夕阳、和风细雨”,联系实际并借助图片理解这些词。  3.朗读、背诵对子歌1、2节,感受课文展现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抄写《古对今》全文,用黑卡纸遮住。课题空着,揭题时写。  2.生字卡片。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

2、示课题,书写“古”  1.我们已经读过一次对韵歌了,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背一背。  2.师引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对韵歌,题目是“古对今”。  (板书:ɡǔ对今)  读好课题。  3.指导书写“古”:看老师范写,交流: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书写两遍,写完评议。  设计意图:“古”字揭题时就指导书写,将书写分步进行,防止集中书写所引起的学生手指肌肉群的疲劳。  二、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1.用PPT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晨、暮、朝霞、夕阳”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

3、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三、反复朗读,读出节奏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对子歌。  要求:  (1)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用“——”划出新词。  2.自读检查。  指名轮读,一人一个小节。相机正音。  同桌对读,正音。  3.听老师读,注意哪里停顿。  模仿老师读出节奏。  4.师生对读,师前半句,生后半句;然后交换。  同桌对读。  集体拍手读,同桌对拍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读,既能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读成诵。  四、熟读成

4、诵,定位识字  1.学生尝试背诵1、2节。  2.擦去1、2节板书中不要求认读的字词,请学生认读黑板上剩下的字词:圆、严寒、酷暑、凉、晨、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先按顺序认读,再打乱顺序认读)  3.认读词语、生字卡片。  设计意图:采用定位联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识记生字。  五、多法巩固,书写生字  1.联系实际理解。  读词卡时,师相机引导理解:  (1)“寒”就是“冷”,“严寒”就是非常非常冷。“暑”是热,那么,“酷暑”呢?  (2)“和风”和“细雨”相对,你觉得那是怎样的风呢?  “和风”和下面哪个词的意思相近:“微风、大风、

5、狂风”?  (3)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你喜欢吗?“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那晚上的彩霞我们可以叫什么?“晚霞”可以对什么呢?  (朝阳)  2.找对子游戏。  请一组学生上台,给学生每人一张词语卡片,让学生把卡片举在胸前,找到能和自己相对的词语。然后请学生集体朗读。  3.利用送信游戏复习生字。  4.书写“夕”。  看老师范写,说清书写要点,学生描一个,临写两个。  5.课后实践。  找找对子歌,并请大人指导读正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