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区控制测量(VI)

小地区控制测量(VI)

ID:40405711

大小:1.58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8-01

小地区控制测量(VI)_第1页
小地区控制测量(VI)_第2页
小地区控制测量(VI)_第3页
小地区控制测量(VI)_第4页
小地区控制测量(VI)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地区控制测量(V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凌晴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学院第七章小地区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学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测量工作须先建立控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网进行碎部测量或测设。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1一、控制测量1、目的与作用建立测区统一的控制基准;控制误差的积累;便于开展碎部测量工作2、有关名词小地区(小区域):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影响的范围。控制点:具有精确可靠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基准点。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

2、法决定所组成的图形。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导线: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1一、控制测量3、控制测量分类按内容分:平面控制测量: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Y。高程控制测量:测定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H。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定位测量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工程控制测量1二、国家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它是全国各种比

3、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也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壳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的大小及趋势,为地震预测提供形变信息等服务。平面: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组成。高程: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由一、二、三、四等水准网组成。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二等三角网一等三角网1三、城市控制网城市或厂矿等地区,一般应在上述国家等级控制点的基础上,根据测区的大小、城市规划或施工测量的要求,布设不同等级的城市平面控制网,以供地形测图和测设建、构筑物时使用。建立城市平面控制网可采用GPS测量、三角测量、边角组合测

4、量和导线测量方法。1.城市平面控制网2.城市高程控制网《城市测量规范》将城市水准测量分为二、三、四等。城市首级高程控制网不应低于三等水准,视测区需要,各等级高程控制网均可作为首级高程控制,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1在小于100km2的范围内建立的平面控制网。在这个范围内,水准面可视为水平面,不需要将测量结果归算到高斯平面上,而是采用直角坐标系。四、小区域控制网1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称为导线。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折线边称为导线边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

5、度和各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一、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l.闭合导线2.附合导线3.支导线1一、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1.闭合导线起终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它有3个检核条件: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条件和两个坐标增量条件。A、B为已知点,1、2、3、4、5为新建导线点。已知数据:,XB,YB观测数据:连接角B;导线转折角0,1,5;导线各边长SB1,S12,……,S51。AB12345B012345(XB,YB)SB1S12S23S3

6、4S45S5B1一、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2.附合导线AB、CD为已知边,1、2、3、4为新建导线点。已知数据:AB,XB,YB;CD,XC,YC。观测数据:连接角B,C;导线转折角1,2,3;导线各边长SB1,S12,……,S4C。SB1S12S23S34S4CAB1234CDBC1234ABCD(XB,YB)(XC,YC)布设在两个已知点之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它有3个检核条件:一个坐标方位角条件和两个坐标增量条件。1一、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3.支导线A、B为已知点,1、2为新

7、建导线点。已知数据:AB,XB,YB观测数据:导线转折角B,1导线各边长SB1。支导线只有必要的起算数据,没有检核条件,它只限于在图根导线中使用,且支导线的点数一般不应超过2个。AB12SB1S12B1AB(XB,YB)1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在现场选定控制点位置,建立标志。2.量边:测量各导线边(新边)的距离。3.测角:观测导线各转折角和连接角测量。4.连测:观测导线连接角和连接边。1三、导线坐标计算中的基本公式1.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360°,则减

8、去360°;若为负值,则加上360°。1三、导线坐标计算中的基本公式2.坐标正算——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已知边长和方位角计算未知点的坐标由A、B两点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计算坐标增量。见图有:其中,ΔXAB=XB-XAΔYAB=YB-YAXAB=DABcosABYAB=DABsinABDABABABxy0XABYAB1三、导线坐标计算中的基本公式3.坐标反算——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反算边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