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

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

ID:40408092

大小:621.01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8-01

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_第1页
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_第2页
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_第3页
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_第4页
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讲人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刘慧贤走进心理健康——教师篇姓名刘慧贤出生年月日1963年8月31日工作单位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爱好体育运动、旅游、读书。座右铭一个喜欢自己的人,无论贫或富,都比其他人快乐!快乐是一种才华!几点小建议听心理学方面的讲座是一个体验、感悟、分享的过程。是一个滋养自己心灵的过程。是一个塑造自己和矫正自己的过程。是一个……也是一个帮助他人,塑造他人的过程。第一讲关于大脑古人认为“心,思之器官。科学实验证明脑思之器官,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左右半脑的功能左脑与右脑形状相同,功能却大不一样。

2、一九八一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得主罗杰·斯佩里教授将左右脑的功能差异归类整理如下:(一)左半脑·知性·知识·理解·思考·判断·推理·语言·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右脑支配左手、左脚、左耳等人体的左半身神经和感觉,而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感觉,正如实验表明的,右视野同左脑,左视野同右脑相连。因为语言中枢在左脑,所以左脑主要完成语言的、逻辑的、分析的、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而右脑则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何的、绘图的思考认识和行为。(二)右脑(本能脑·潜意识脑)1.图像化机能(企划力、创造力、想象力)

3、2.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第六感、念力、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3.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心算、数学)4.超高速大量记忆(速读、记忆力)(右脑储存的信息量是左脑的10万倍。这使得它处理信息的方式与左脑判然有别。右脑是创造脑。人类的创造之魂在右脑。右脑的祖传因子、10万倍于左脑的信息量以及迅速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使它具备了卓绝的创造天性。)(三)开发右脑锻炼使用右脑: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就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

4、过程。由于人体的自然生理属性以及传统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现实生活中,95%以上的人仅仅使用自己一半大脑——左脑,而创新思维单凭左脑的逻辑推理已经远远不够,“开发右脑”迫在眉睫。一张神奇的图片能测试你的左右脑的使用情况一张神奇的图片能测试你的左右脑的使用情况     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        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      耶鲁大学耗时5年的研究成果,据说。14%的美国人可以两个方向都能看见第二讲关于心理现象与心理健康——知己人的心理现

5、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恩格斯把她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第一节心理现象一、心理过程(一)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三)意志过程二、个性心理(一)个性倾向性:兴趣、动机、需要、世界观(二)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三)自我意识第二节走进心理健康没病就是健康吗?如果问大家什么是健康?很多的人会说,健康就是没病,我身体好,没残疾,没缺陷,吃得好,睡得香,这就是健康。没病的人就是健康的人吗?社会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的人身体抵抗力极差,动辄感冒;有的人

6、与周围人的关系总是处不好,工作和学习受到影响;有的人暴饮暴食,药物依赖,生活混乱;更有甚者自杀或伤害他人。这些人虽然身体没有明显的疾病,但不能很好地学习﹑生活和发展,方方面面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因此,现代社会,每个人要想拥有健康的生活状态光有健康的体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古老的健康概念,赋予她新的含义。一、什么是心理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首次提出“健康是一种心理﹑躯体﹑社会康宁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缺乏”,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较全面地设定了健康,形成

7、健康概念的三维指标,刷新了“没病就健康”的传统认识。1978年,WHO在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完善并重申了健康的含义,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病和痛苦,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1989年,在“道德滑坡”和青少年道德修养水平大幅下降的国际背景下,WHO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的概念,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提出了健康的四维指标,即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行为四方面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考察。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

8、O)在其宪章中首次提出“健康是一种心理﹑躯体﹑社会康宁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缺乏”,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较全面地设定了健康,形成健康概念的三维指标,刷新了“没病就健康”的传统认识。1978年,WHO在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完善并重申了健康的含义,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病和痛苦,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1989年,在“道德滑坡”和青少年道德修养水平大幅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