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课八上22—24课

中考历史复习课八上22—24课

ID:40423830

大小:372.8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02

中考历史复习课八上22—24课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八上22—24课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八上22—24课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八上22—24课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八上22—24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课八上22—24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复习课八上22—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别知识点测试水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第22课重庆谈判√√√第23课第24课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一、重庆谈判(p112-113)⑴背景: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但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⑵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共)⑶时间:1945年10月10日⑷结果:《双十协定》(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见教材p113最后一段二、千里跃进大别山(p120)——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⑴时间:1947年⑵军队:刘邓大军(刘伯承、

2、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⑶历史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三、三大战役——战略决战(p123-127)时间: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影响: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辽沈战役时间:1948年9月;指挥者:林彪、罗荣桓;战术:“关门打狗”(门:锦州)军队:东北野战军;作战地区:东北结果和意义:解放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2、淮海战役时间:1948年11月指挥者: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军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

3、军作战地区: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胜利意义: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3、平津战役军队: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战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作战地区:华北北平和平解放结果和意义: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四、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⑴时间:1949年4月21日-23日⑵战线: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⑶结果和意义:占领了南京,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和启示1.国民革命时期──合作(1924-1927)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影响:基本消灭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2.土地革命时期──分裂(192

4、7-1937)原因: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影响: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3.抗日战争时期──合作(1937-1945)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影响: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4.解放战争时期──分裂(1945-1949)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影响: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启示: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携手,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列举出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曾出现的分离,分离有何不同?提示:三次分离,两次回归答:⑴①古代—荷兰殖民者霸占台湾;(回归:1662年

5、,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②近代以来: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③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叛逃、盘踞台湾,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⑵区别:①②是殖民侵略、③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请分别对中国大陆政府、台独分子、干涉台湾问题的美国政府、台湾人民写句心里话对中国大陆:坚决贯彻实施《反分裂国家法》,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对台湾当局:台独不得人心,必将失败,玩火者必自焚,识时务者为俊杰。对美国政府:我们也象你们美国人民一样珍视和平与统一,请不要干涉中国内政。对台湾

6、人民:两岸同胞一家亲,中华民族不忘本。20世纪上半期,在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两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分别领导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这两位伟人是谁?(2)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不同,分别是什么?(3)这两次革命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革命纲领不彻底;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中外反动势力强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彻底的革命纲领;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国民党统治腐朽。(1)孙中山毛泽东(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

7、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