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黎锦炎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黎锦炎

ID:40426066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2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黎锦炎_第1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黎锦炎_第2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黎锦炎_第3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黎锦炎_第4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黎锦炎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黎锦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气压强授课人: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黎锦炎1、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由于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的压强容易被人们忽视。人类生活在大气层中,因此有必要了解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节分“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量”两部分内容。由于刚学完液体压强,教材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推测出大气压强。通过一系列新奇、有趣的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大气压的真实存在,再通过托里拆利实验(录像),具体测量出大气压强的数值。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就等于大气压强的值应是本节的难点。教材通过介绍生产生活中的气压

2、计,使学生了解一些常用气压的测量方法。又通过介绍抽水机,强化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课程标准理念。(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压强的知识,类比液体压强学生很容易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同时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为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测量大气压强奠定了基础。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②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③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①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

3、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②观察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及其随高度而变化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②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知识应用。4、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以力的平衡为主线,由三大环节组成,分别是“我们为何察觉不到大气压”——气压平衡、“如何发现大气压”——破坏平衡、和“测量大气压”——建立平衡。以平衡到不平衡再重新回到平衡的分析思路,强化学生受力分

4、析的能力,再结合大量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更容易懂透大气压并灵活的应用大气压,突破重难点。5、教学准备教学材料: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实验器材:烧杯,水槽,卡片,塑料瓶,真空罩,吸盘,试管,红墨水,自制气压计6、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引入1、回顾液体压强的特点(受重力,有流动性);2、展示图片说明大气层也有重力,也有流动性。提问:大气是否也存在各个方向的压强?思考、讨论。回答自己已掌握的相关信息。温故知新创设情景,激起学习欲望。二、新课讲授(一)、发现大气压1、演示覆杯实验:①空杯演示,纸片掉

5、落;②装满水,纸片不落;③旋转水杯,纸片不落。2、受力分析:纸片受到自身重力和液体向下的压力不会下落,说明大气有对纸片有一个向上的力,受力平衡。观察实验,思考原因。学生在白纸上作受力分析,得出大气压。学生的生活常识已经对大气压有认识,所以课堂的一开始先演示一个有趣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我们为何察觉不到大气压1、提出问题:我们为何察觉不到大气压?2、分析:一个空瓶子在空气中受到大气压,为何不被压扁?生:内外都有大气压师:受力分析,列出平衡公式p外=p内3、发现不了大气压是因为内外大气压平衡,作用效果抵

6、消了。观察实验,讨论受力分析强化学生受力分析的能力。会用灵活的运用受力分析解决力学问题。(三)、如何发现大气压1、如何发现大气压?生:破坏平衡。2、实验分析:实验1:抽走塑料瓶内空气,瓶子变扁;分析:减少瓶内密闭气压,破坏平衡。p气≠p大实验2:将扁的瓶子用盖子拧紧密封放进真空罩中,开启抽气机抽走罩内空气,发现瓶子恢复原状,胀了起来。分析:让瓶外气压小于瓶内气压,瓶子向外胀。实验3:演示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析:抽气为减少盘内气压,若扎个孔透气,吸盘将无法吸住。思考、讨论,发表观点。观察实验,学会类比分析

7、,表达自己的观点。承接上述问题,懂得为何察觉不到大气压基础上,推导出如何发现大气压。演示多个有趣实验,强化学生的认识。(四)、测量大气压1、演示实验:将装满水的小试管倒扣在装有液体的烧杯中,液柱不下落;猜想:可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2、将上述装置放入真空罩中进行抽气,液柱下落;分析:实验证实,大气压与液压平衡p大=p液3、提问:大气压能托起多高的液柱?换言之大气压与多高的液柱产生的液压平衡?师:液压方便测量,找上述平衡,即可测量出大气压。4、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视频,思考问题:①为何用水银?②如何受力分析?③760

8、mm水银柱的产生压强多大?5、介绍标准大气压观察实验,进行猜想。类比引申,受力分析。观察,讨论,分析,计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出规律。继续运用受力分析,进行知识迁移,建立起大气压与液压的平衡。最后分析托里拆利实验,水到渠成,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三、小结回顾,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理清思维。我们通过气压平衡知道为什么平时我们发现不了大气压,再利用破坏平衡来发现大气压,往往气压的应用就是用这种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