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课时 连通器)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课时 连通器)

ID:40436367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2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课时 连通器)_第1页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课时 连通器)_第2页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课时 连通器)_第3页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课时 连通器)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课时 连通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邢台县皇寺中学王欣莉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的课程改革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特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通过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融入教与学,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使学生联系旧知识和生活实例来获得新的概念和原理,再用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下水道、涵洞、喷泉及船闸,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连通器”作为液体压强的第三个学时内容

2、,虽然课标对其要求并不太高,只要求会识别连通器,知道连通器原理和简单应用,但作为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它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而且重要的作用,也是利用小道理解解决大问题的典型事例.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将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列举大量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网络型课件的使用,不但加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而且增大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2、学生分析:初二学生正处在发育,成长阶段,他们对事物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有较强烈的操作兴趣,但操作技能较差.这一

3、阶段的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班级个体参差不齐--基础和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物体所处的状态与所受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但所学的知识没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没有构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及参与有强烈的好奇心.3、教学方法:根据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实际,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采用启发、引用、实验探究,合作与交流、分析与归纳、教与学相结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4、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教学

4、的程度.课件新课教学部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①认识连通器。②连通器特点的理论分析.③连通器的应用:锅炉水位计的原理、船闸的工作原理.5、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连通器教具,带有颜色的水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连通器中水面相平的原因.②了解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爱科学的精神.②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处事原则.教学重点:连通器的应用教学难点:连通器特点教学用具:连通器、u形管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情感动机,通过播放三峡船闸视频引

5、出连通器,展开学习合作探究1、展示几种不同的器材,认识连通器的结构特点从而得出连通器的概念.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2、通过学生实验,分析总结连通器的特点演示:在连通器的不同粗细的容器中倒水,引导学生观察当水静止时水面的情况.并提出问题:连通器的不同容器倒其它相同液体或不同液体时连通器各容器的液面情况?理论推导连通器的原理,复习液体压强知识,通过课件观察与学习,分析总结连通器原理,强调并突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3、联系实际,通过学生合作学习与讨论,认识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课件中大量生活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真正了解连通器在生活

6、中的应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掌握连通器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同时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学习船闸的工作原理,并回扣刚上课时的录像资料,展示船闸工作过程,观看船闸工作动画,充分讨论,联系连通器的特点,师生共同讨论船从上游到下游时船闸的工作过程,由学生分析船从下游到上游时船闸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利用三峡录像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课堂练习课时练针对练习达标测评布置作业课后练习4、5板书设计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一、连通器1、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2、特点:一种液

7、体液体不流动液面相平二、连通器的应用——水位计、船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