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述评

10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述评

ID:40452757

大小:313.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3

10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述评_第1页
10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述评_第2页
10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述评_第3页
10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述评_第4页
资源描述:

《10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墨:!殳竺翌型丛堡望璺望g型!蔓宣i!!垒翌型£蔓i璺曼塑望呈堕i!型型翌!!皇垡i生至垒!至!!塑:!三堕2:!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述评李晓红,杨力强(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关键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综述中图分类号:R2加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486(2012)0l-0078—03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运用脏象学说和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把人类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在动物身上加以模拟复制而成,且具有与人体疾病症状和病理改变相同或相似证候的动物【l】。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已有近50年的历史,自

2、从1960年邝安萱教授研制了首例中医阳虚证动物模型以后,国内学者开始致力于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各类“证”的动物模型应运而生,其中肾虚、脾虚、血瘀动物模型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基础。目前,国内外有关中医动物模型实验的证型已有百余种,覆盖面包括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辨证等。大鼠和小鼠为证候动物模型研制最为常用的实验动物。正常大鼠和小鼠存在体质和证候的差异,常见疾病大鼠或小鼠会自发形成证候,发生证候的演变和兼夹,与人类近似【2】。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建立对揭示中医“证”本质及中医方药、药理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本文就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方

3、法及特点加以综述。l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研制动物模型此类模型主要依据中医传统理论,以中医“证”为目标,将“证”形成的原因,如寒、热等施加在动物身上.人为地制造导致“证”的致病因素,模拟出与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的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有单因素和复合因素二种。1.1单因素遣模岳利峰等【,】利用慢性束缚方法。模拟肝郁日久,木郁乘土,肝郁脾虚的病理演变过程,建立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王米渠⋯根据中医“恐伤肾”理论,采用“猫吓孕鼠法”,研究子代“先天性肾虚”模型。谢萍等【51根据气血相依。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理论,将小鼠从眼眶底血管丛放血制作气血两虚模型。成秀梅等【t)将大鼠置于o

4、~l℃冰水中造成寒凝血瘀模型.观察温经汤的药效。李燕舞等⋯选用雄性sD大鼠以生药大黄水浸液灌胃制作脾虚模型。1.2复合因素造模李艳彦等【·]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制造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龙子江等['j采用睡眠剥夺的方法,模拟中医理论的“惊”和“劳”等病因,制造心气虚证小鼠模型。任建勋等⋯1采用半高脂饲辩及复合声、光、电刺激方法制作气滞血瘀大鼠模型.并通过病因病机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变化与血管活性分子改变等客观指标方面的分析,判断气滞血瘀动物模型建立的成功与否。收穑日期:20ll—12—27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编号:2010cxNSFAO

5、l3193)此类模型的优点是,造模因素的选择主要根据中医学的发病学原理来考虑,模型的病因、症状、客观指标和药物反证比较一致,故其实验结果与中医理论较易吻合,有利于揭示中医“证”的实质,验证并探讨中医中药的疗嗷和机理,并使中医理论和治疗手段有可能出现新的突破fI“。2根据西医病因病理研制动物模型此类模型强调有明确、特异的病理表现,是在施加特定的化学、生物、机械和物理的致病因素作用下复制出的类西医性模型。赵宁等cn1采用sD大鼠腹腔注射利血平造成脾虚模型,选用代表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的四君子汤和理中丸作为治疗药物,对利血平脾虚大鼠的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的证候属性进行反证,分

6、析利血平脾虚证不同指标与脾气虚证及脾阳虚证的相关性。杨超等【I,1给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建立热毒血瘀证模型,模型大鼠符合中医热毒血瘀证证候的舌象和体征。卢芳等[¨】应用皮下注射2,4一二硝基苯酚来建造热证的动物模型。和岚等【巧]用肾上腺素一次大剂量及多次小剂量皮下注射,并模拟大怒及焦虑状态制造大鼠急、慢性血瘀模型,应用中药丹参、川芎反证证型。此类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客观性较强,模型的建立比较成熟,造模方法稳定,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与现代医学研究结果有可比性。尤其在中医新药药理研究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不足的是。此类方法采用了西医思路探讨中医理论和指标,缺乏辨证施治的中医特

7、色,所以存在较大的争议。3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病证结合是在临床诊疗中既重视对西医疾病的诊断。又注重对中医证候认识的一种诊疗模式。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主要是指在模型动物身上既有西医疾病的特点,又有中医证候的特征.为适应中医临床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实际,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逐渐成为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发展的新方向.构建思路大致有两种.一是多因素复合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溪型。一是对西医疾病模型进行辨证建立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3.1多因素复合建立模型该方法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适当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与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分别(或同时)采用传统中医学病因复镧证候动物模型和采用现代医学病因复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