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风物特产1

6-1风物特产1

ID:40454607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3

6-1风物特产1_第1页
6-1风物特产1_第2页
6-1风物特产1_第3页
6-1风物特产1_第4页
6-1风物特产1_第5页
资源描述:

《6-1风物特产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福建风物特产第一节福州风物特产福建风物特产按产地分:福州厦门泉州宁德南平漳州龙岩三明莆田一、福州风物特产1.福州三宝:福州地区民间很早就流传着制作脱胎漆器、纸伞、角梳等的传统工艺技术,又称特艺。其中,脱胎漆器、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誉为中国工艺品“三宝”。(1)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郭沫若赞誉“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2.福州纸伞历史悠久,一把优质的纸伞可在撑开、收回一万多次后仍不变形,在水里浸泡二十四小时不变质,在近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不变质。3.福州角梳采用中国南方水牛角和北方的绵羊角为原料。需经过二十五道工序.福州角梳是中

2、国传统的名牌产品,曾在巴拿马、芝加哥、加拿大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过,荣获金牌奖和金盾奖。2.“榕城三绝”: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1)脱胎漆器(同上)(2)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叶腊石)为材料,分为田坑、水坑、山坑等3大类120多个品种。(3)软木画以质地松软的栓树皮为材料,3.橄榄、福桔、龙眼、荔枝、蜜饯、芙蓉李、茉莉花茶、鱼露(虾油)、笋丝、蟛蜞酱(蟛蜞盐)、肉松等。(1)橄榄:别称为“青果”,是福州特产,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闽清两县的产量最多。(2)福桔:福州名果之一,福桔皮、核、络都具有药效,制成的

3、桔饼有化痰镇咳、温胃健脾的效用。(3)龙眼:福建六大名果之一,(4)荔枝:福建名果之一,唐以后历为贡品,(5)芙蓉李、永泰李干:李果色泽丰润(6)茉莉花茶:福州是我国茉莉花茶的发祥地和生产区,福州茉莉花茶生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7)肉松:是福州人传统的佐餐佳品,至今已有130多年的生产历史。肉松由瘦猪肉、白糖、红糟、酱油、熟油等制成的细丝状肉绒。鼎日有油酥肉松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第二节厦门风物特产珠绣、漆线雕、彩塑、瓷塑、药酒、鼓浪屿馅饼、黄金肉松、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香菇肉酱、海产干货、各种亚热带瓜果等。1.厦门珠绣是

4、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装饰性工艺品。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厦门珠绣产品有珠拖鞋、珠挂图,珠绣包等一百多个品种。2.漆线雕是厦门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3.厦门药酒酒历史悠久,其中万全堂、春生堂、松筠堂三种药酒,都有2百多年历史。药酒是药材和酒的融合体,具有药的疗效,酒的作用。4.鼓浪屿馅饼中华百年老字号,是厦门最负盛名的特产之一,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食品。4.花生酥 又名“贡糖”,是厦门著名的中式糕点,主要原料是花生仁和砂糖.5.文昌鱼厦门的名贵特产,俗名鳄鱼虫,主要产地在厦门同安.6.青津果“青果鼓”,即橄榄,7.菩提丸,8.香菇肉酱

5、.9.肉松鼓浪屿“黄金香”肉松、肉脯,是厦门的知名特产。10.桔红糕11.龙眼,是同安的特产。12.鱼皮花生13.甘蔗。同安素有“甘蔗之乡”的美称。14.海产干货厦门沿海多产鱼。15.各种亚热带瓜果第三节莆田风物特产1.漆木碗:2.兴化米粉:北宋以来,一直为兴化之著名特产。系用特等大米精制而成。3.兴化桂圆:莆田素有“兴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誉,莆田龙眼因其栽培地域独特,孕育了众多品种和优良品质。全市现有品种80多个,为全国最多。 4.莆田枇杷莆田枇杷品种达100多种,主要有“解放钟”、“长红3号”、“莆选1号”、“早钟6号”、“白梨”等,主产区常太镇号称“中国枇杷第一乡”。“

6、解放钟”枇杷选自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英龙街绣衣里的“大钟”,曾在1954年西德举行的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故被誉为“枇杷王”。“莆田因盛产荔枝而别名“荔城”,莆田荔枝始于唐代,6.莆田蜜柚:莆田蜜柚,又名度尾“文旦柚”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品尝后称它是“无籽蜜柚”。7.莆田红薯又名地瓜,8.莆田蛏干:含有丰富蛋白质、钙、镁、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虚的功能  第四节泉州风物特产泉州拥有绚丽多彩的文化,是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福建半壁江山”等美誉。不仅有“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布袋戏、打城戏和“汉唐古乐”南音

7、,还有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等艺术瑰宝。有德化瓷器、茶叶、惠安石雕、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永春漆篮、人造花、各种瓜果、名木花卉等。 1.木偶戏:木偶古称傀儡,是一种“刻木为偶,操偶作戏”的艺术。木偶艺术源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至今已有近1300多年的历史。泉州是著名的“木偶之乡”,泉州木偶主要有提线木偶(傀儡戏、线戏)和掌上木偶(布袋戏)两种。木偶雕刻大师以江加走(1871-1954)泉州锦绣庄的木偶均由工艺师手工精制,泉州泉州市木偶剧团“四美班”保留剧目500多出, 2.梨园戏: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