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

ID:40458410

大小:3.4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养成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养成学生善于与

2、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教学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  1.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音叉(256Hz)、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学生:橡皮筋、哨子、直尺、桌子、水、碎纸屑、队鼓、音叉(256Hz)、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塑料袋等【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3、情境创设】媒体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的各种声音:如钢琴曲《梁祝》、鸟鸣声、笛子声、蝉鸣蛙叫声、流水潺潺声、风吹树叶沙沙声等。【设疑】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关于声音,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想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呢?【导入课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陆续揭开这些问题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先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开始。板书课题:§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比研究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聆听,感受各种声音。畅所欲言,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如声音是怎样产生

4、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我们的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声音却很难听?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等二、新课讲授探究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亲身体验】请同学们完成如下实验: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2.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3.敲响音叉,然后把它贴近脸颊。提问:你有什么感觉?【提出问题】根据刚才的亲身体验,猜想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猜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设计实验】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你的地盘你做主,请学生利用桌面

5、上的器材(音叉、小鼓、橡皮筋、哨子、直尺、乒乓球、桌子、水、碎纸屑等)自行设计实验,让它们发出声音。【过渡语】初步体验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使学生对振动现象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为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提供较科学的依据)结合刚才的亲身体验,猜想声音可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各小组结合所给器材讨论、交有些物体的振动能观察到如张紧橡皮筋的振动,但有些振动观察不到,你能想办法说明振动的存在吗?方法一:证明鼓面的振动在发声物体表面撒一些碎纸屑;方法二:证明音叉的振动1.用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2.将

6、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进行实验】指导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分析论证】各小组收集实验信息,完成表格内容,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发声体现象结论如音叉发声的音叉弹开乒乓球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如队鼓发声的鼓使碎纸屑跳动发声的鼓鼓面在振动橡皮筋桌子人直尺其他【结论】你能总结出发声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吗?【交流与评估】学生汇报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流,设计出的实验方案并展示。亲身体验利用转换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

7、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这种方法在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应用广泛。(设计意图: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之一,转换法的重要应用,让学生体验物理研究思想,对于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小组学生动手完成探究活动,注意观察现象和感知体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归纳实验结论。学生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反思,讨论实验中存在的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3、声音的记录结论,组织学生评估并反思实验过程,从而发现问题,改进实验。【教师演示】用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然后用手扶住敲响的音叉,进行对比,两次听到的声音为什么不同?强

8、调:①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说成“振动停止,声音停止”。②振动不能写出“震动”4、【课外延伸】了解一些小动物的发声方式。5、经典回顾:利用课件播放留声机发出美妙的音乐和留声机图片,让学生感受人类记录声音的历史。【设置情境】视频播放: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太空中交谈的资料片断,设问: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 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听声音,思考两次听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