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之头痛

针灸治疗之头痛

ID:40470688

大小:82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03

针灸治疗之头痛_第1页
针灸治疗之头痛_第2页
针灸治疗之头痛_第3页
针灸治疗之头痛_第4页
针灸治疗之头痛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之头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节头痛第六章头面躯体痛症参考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头痛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方义及操作。2.了解头痛的其他诊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头痛头痛病因病机2辨证3治疗4头痛概念1概念头痛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又称“头风”,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多种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头痛。西医学的高血压、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及脑炎、脑膜炎、脑外伤、急性脑血管性疾病等引起的头痛可参考本节治疗。头痛病因病机头痛的发生,常与外感风邪,以及情志、饮食、体虚久病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头,头为“髓海”,又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

2、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上头面,督脉直接与脑府相联系,故手足三阳经、肝经、督脉与头痛密切相关。基本病机是气血失和,经络不通或脑络失养。因此,各种外感及内伤因素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头痛辨证要点:主症:头部疼痛。发病较急,痛无休止,外感表证明显,为外感头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伴头晕,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或加重,为内伤头痛。部位辩证:六阳经与足厥阴肝经循行于头的不同部位。阳明头痛:痛在前额、眉棱骨、鼻根部。少阳头痛:痛在侧头部。太阳头痛:痛在后枕部,或下连于项。厥阴头痛:痛在巅顶部,或连于目系。头痛内伤头痛的辨证肝阳头痛:头胀痛或抽痛、跳痛

3、,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血虚头痛:头空痛,头晕,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劳则加重,舌淡,脉细弱。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脘腹痞满,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瘀血头痛:头痛迁延日久,或头部有外伤史,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暗,脉细涩。头痛治疗一、基本治疗1.治法:调和气血,通络止痛。局部选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2.主穴:阳明头痛:头维、印堂、阳白、阿是穴、合谷、内庭少阳头痛:太阳、丝竹空透率谷、风池、阿是穴、外关、侠溪太阳头痛:天柱、后顶、风池、阿是穴、后溪、申脉厥阴头痛:百会、四神聪、阿是穴、太冲、中冲3.配穴:外感头痛配风府、列缺;肝阳头痛配行间、太溪;血虚头痛配

4、三阴交、足三里;痰浊头痛配丰隆、中脘;瘀血头痛配血海、膈俞。头痛治疗4.方义:取头部腧穴调和气血,通络止痛。合谷与内庭、外关与侠溪、后溪与申脉、太冲与中冲分属于手足阳明经、手足少阳经、手足太阳经、手足厥阴经。为同名经穴相配,一上一下,同气相求,疏导阳明、少阳、太阳、厥阴经气血。5.操作:毫针常规针刺。风池穴应严格控制针刺的方向和深度;瘀血头痛可点刺出血;头痛急性发作时每日治疗1-2次,慢性头痛每日或隔日1次。头痛治疗二、其他治疗耳针法取枕、额、脑、神门。毫针刺法或埋线、压丸。皮肤针取太阳、印堂、阿是穴。中、重度叩刺。穴位注射取风池穴。选1%普鲁卡因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5-1

5、.0ml。头痛按语1.针灸治疗功能性头痛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多次治疗无效或逐渐加重者,要查明原因,尤其要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2.头痛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禁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注意休息。头痛作业外感头痛的辨证分型论治?头痛ThankYou!头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