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的“醉”与“乐”

醉翁亭记的“醉”与“乐”

ID:40477614

大小:54.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3

醉翁亭记的“醉”与“乐”_第1页
醉翁亭记的“醉”与“乐”_第2页
醉翁亭记的“醉”与“乐”_第3页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的“醉”与“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醉翁亭记》中的“醉”“乐”大悟县城关中学聂宇虹摘要: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6处写“醉”,10处展现“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文章中“乐”的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步步深化,形成一个“醉”与“乐”的极致,吸引着读者循“乐”而进,醉也就越发深入。文章开始写望琅琊,写“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醉”“乐”之意。接着写出山中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把他引入了一个恬静的境界,他陶醉了。等写到禽鸟因山林而乐,人们因太守游而乐,而太守则是因百姓乐而乐

2、,太守被这和谐的气氛所笼罩,他又陶醉了。醉是太守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全文巧妙的把醉与乐统一起来,充分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关键词:醉翁亭记;醉;乐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以后写的散文。一直以来人们称赞它风格欢快、意境优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但读罢却又让人觉得不仅仅是在记山记水,而是融入了作者许多的思想情感。作者自己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人大多评论该文连用21个“也”字,形成了一唱三叹的风韵。其实,细读全文不难发现,这篇四百余字的山水游记,除连用21个“也

3、”字之外,还有6处写“醉”10处之多连用“乐”字。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因乐而醉,醉又增乐;写醉是为了写乐,那么醉和乐是怎样在文章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呢?我觉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醉”“乐”于酒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他并没有在政治失意中沉下去,任职滁州期间,作者的心情是开朗的,他把个人的烦恼扔在一边,励精图治,使滁州百姓生活富足,滁州百姓的安乐生活,给了他极大的抚慰,他陶醉其中。“太守

4、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饮少辄醉”的“少”可以看出太守并不善饮。他和滁州的老百姓一起在醉翁亭喝酒,“酿泉为酒”告诉我们喝的酒是用酿泉的水酿制的,“泉香而酒洌”,泉水香甜,酒肯定也香甜;泉水清澈,酒也非常的清澈,这样的美酒令他开怀畅饮,直到他面容苍白、醉醺醺地坐在一群人中间。这时宾客也玩得非常高兴,有投壶的、下棋的、行令喝酒的,还有那些闲谈看热闹的,“起坐而喧哗者”,他们时而起身去看做游戏的人的胜负,时而坐下闲谈,大声地叫着,非常惬意。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也让作者赞不绝口,想想,鱼是从溪水里钓上来的,

5、不但“鱼肥”,而且,没有污染,肯定很好吃,其他食品也是“山肴野蔌”,想想都让人垂涎欲滴。“醉能同其乐”,告诉我们,即使醉了,他也很快乐。因乐而醉,醉中有乐,醉乐相融。2.“醉”“乐”于山水滁州位于东南隅,这里地僻民淳、山高水秀。“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是说西南面这些山峰的景色更加美丽,山上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作者从大处着笔,由群山到诸峰到林壑,由远而近,尽收眼底,让读者沿途览胜,渐入佳境。“蔚然而深秀”说明琅琊山美丽,树木茂盛,穿行其间,感觉是那样的幽深美丽。两峰之间的酿泉也让人感觉到美,清澈的泉水

6、,潺潺地流着,是那么的欢快。醉翁亭更是美如仙境,一个“翼”不但写出了醉翁亭的形状,更写出了它的动感,醉翁亭就像振翅欲飞的雄鹰,呼之欲出。这里有山有水,幽深秀丽,树木茂盛,流水潺潺,亭榭翼然,给游人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道出了“醉”而“乐”此不疲的缘故。另外,作者把景物放到变化的时间里描绘。“日出而林霏开”是指早上,太阳出来,山间的雾气慢慢散开。“云归而岩穴暝”描述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样看来,醉翁亭早晨和傍晚的景色都很美。还有山间四时的景色也很独特。“野芳发而幽香”是指春天百花盛开,香气诱

7、人;“佳木秀而繁阴”是写夏天树木一片浓荫,山林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风霜高洁”是写秋天,描绘了秋高气爽的景致;“水落而石出”写的是冬天,在《山峡》里就有林寒涧肃,也是说水浅了。“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天的朝暮变化,一年的春秋更替,各具特色,令人依依不舍。作者面对四时更替,既不伤春,也不厌夏;秋天是高风洁霜,而非天边落日;冬天是水落石耸,而非寒风枯草。从对景色的描写中,可以流露出欧阳修的情绪:善于从大自然中领悟山光水色那纯真的美,从而排解了在政治上的失意。他陶醉了,此时他不是醉于酒,而是醉于

8、优美的景色,安详的生活。3.“醉”“乐”于人情太守宴上,那些宾客,那个高兴劲呀,看着让人“醉”;滁人游也让人醉。“前者呼,后者应”,就跟《岳阳楼记》里面的渔人互答一样,此乐何极呀!“伛偻提携”可以看出,这儿的老人小孩生活得都很快乐,就像《桃花源记》里面一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这些快乐而温馨的场景,说明那个地方的人们生活得很幸福,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一家老小出游,其乐融融。“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很有趣,太守醉醺醺的被众人前呼后拥着,该是多么令人羡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