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讲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讲

ID:40478468

大小:1.29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8-03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讲_第1页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讲_第2页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讲_第3页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讲_第4页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消化降解外源蛋白的消化内源性蛋白的选择性降解第二节氨基酸的降解第三节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第一节蛋白质的消化降解一、水解蛋白质的酶二、外源蛋白质消化吸收三、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蛋白酶(Proteinase):肽链内切酶肽酶(Peptidase):肽链外切酶(氨肽酶,羧肽酶)一、水解蛋白质的酶蛋白质肽段氨基酸蛋白酶肽酶消化道内几种蛋白酶的专一性(Phe.Tyr.Trp)(Arg.Lys)(脂肪族)胰凝乳蛋白酶胃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肽酶胰蛋白酶氨肽酶羧肽酶(Phe.Trp)胃中:胃蛋白酶小

2、肠中: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羧肽酶、氨肽酶哺乳动物的胃、小肠中含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氨肽酶、弹性蛋白酶。经上述酶的作用,蛋白质水解成游离氨基酸,在小肠被吸收。被吸收的氨基酸(与糖、脂一样)一般不能直接排出体外,需经历各种代谢途径。二、外源蛋白质消化吸收(1)不依赖ATP的溶酶体途径(2)依赖ATP的泛素途径三、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1)不依赖ATP的溶酶体途径:溶酶体系含有约50种水解酶。主要降解细胞通过胞吞作用摄取的外源蛋白、膜蛋白及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不依赖ATP,没有选择性。

3、在胞质中进行,主要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蛋白(调节蛋白),此途径在不含溶酶体的红细胞中尤为重要。(选择性降解)排除异常蛋白;排除积累过多的酶和调节蛋白,使细胞代谢得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在代谢调节中重要的酶大多寿命较短,这就使它们的浓度可迅速改变,因此活性也可迅速改变,从而细胞能有效地应答环境变化及代谢需求。(2)依赖ATP的泛素途径泛素是一种8.5KD(76a.a.残基)的小分子蛋白质,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一级结构高度保守,酵母与人只相差3个a.a残基.它能与被降解的蛋白质共价结合,使后者活化,然后被蛋白酶降解。泛素2

4、004年诺贝尔化学奖TheNobelPrizeinChemistry2004“forthediscoveryofubiquitin-mediatedproteindegradation”AaronCiechanoverAvramHershkoIrwinRose泛素的羧基末端的Gly与将被送去降解的蛋白质的Lys的-氨基共价连接,而使将被降解的蛋白质携带了降解标记,这个过程分三步进行:①泛素的羧基末端以硫酯键与泛素活化酶(E1)相连。②泛素然后被转移到被称为泛素结合酶(E2)的许多同源小蛋白质的中某一小蛋白的巯基上。

5、③泛素-蛋白质连接酶(E3)将活化的泛素从E2转移到已结合在E3上的蛋白质的赖氨酸-氨基上,形成一个异肽键(isopetidebond)。泛素情况下可被几个泛素分子连接。泛素活化酶E1泛素携带蛋白E2泛素连接酶E3多聚泛素化26S蛋白酶体氨基酸的去向:(1)重新合成蛋白质(2)合成其它含氮化合物,如血红素、活性胺、GSH、核苷酸、辅酶等(3)彻底分解,提供能量(动物)氨基酸代谢概况食物蛋白质氨基酸特殊途径-酮酸糖及其代谢中间产物脂肪及其代谢中间产物TCA鸟氨酸循环NH4+NH4+NH3CO2H2O体蛋白尿素尿酸激

6、素卟啉尼克酰氨衍生物肌酸胺嘧啶嘌呤SO42-生物固氮硝酸还原(次生物质代谢)CO2胺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概况氨基酸-酮酸TCA尿素循环NH4+氨基酸,核苷酸和生物胺的合成CO2+H2O+ATP尿素CO2胺氨甲酰磷酸草酰乙酸葡萄糖第二节氨基酸的降解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非氧化脱氨基作用脱羧基作用氨基酸的降解主要在肝脏进行(一)转氨基作用概念:指在转氨酶催化下将α-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另一个α-酮酸,结果原来的α-氨基酸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原来的α-酮酸则形成了相应的α-氨基酸。一、脱氨基作用转氨酶参与蛋

7、白质合成的20种α-氨基酸中,除Gly、Lys、Thr和Pro不参加转氨基作用,其余均可由特异的转氨酶催化参加转氨基作用。磷酸吡哆醛的作用机理转氨基作用机制迄今发现的转氨酶都以磷酸吡哆醛为辅基,它与酶蛋白以牢固的共价键形式结合。(二)氧化脱氨基AA酮酸+NH3L-谷氨酸脱氢酶NAD(P)+NAD(P)HH2ONH4+L-谷氨酸α-亚氨基戊二酸α-酮戊二酸在体内,谷氨酸脱氢酶催化可逆反应。一般情况下偏向于谷氨酸的合成,因为高浓度氨对机体有害。但当谷氨酸浓度高而NH3浓度低时,则有利于脱氨和α-酮戊二酸的生成。1、L-

8、Glu脱氢酶反应不需氧。L-谷氨酸脱氢酶在动、植、微生物体内都有。L-氨基酸氧化酶D-氨基酸氧化酶

9、α-氨基酸氨基酸氧化酶(FAD)α-酮酸R-CH-COO-NH+3

10、

11、R-C-COO-+NH3OFADFADH2FADH2+O2FAD+H2O22、氨基酸氧化酶单靠转氨基作用不能最终脱掉氨基,单靠氧化脱氨基作用也不能满足机体脱氨基的需要,因为只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