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ID:40501255

大小:13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液体的压强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液体的压强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液体的压强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液体的压强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液体的压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液体的压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液体压强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会用液体压强解释生活现象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课标分析:对于本节课,课标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既有实验探究的要求,又有知识方面的要求。教科书在处理方式上没有太大变化,仍立足于让学生尽力感知液体压强的存在、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公式。特别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课堂:通过设计学生有感受的情境感受什么是压强;在此基础上去感受抽象的液体压强;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液体压强的原因;在学生对液体压强有了本质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设计的情境中猜想影响液体压强的

2、因素,设计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定性的认识到液体压强;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定量的得出液体压强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在内化液体压强本质的基础上,生成对液体压强的引用,解释生活现象。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更深化了对控制变量法的认识,提高了学生以后物理科学探究的能力。教材分析:物质的存在状态不同,压强表现形式也不同。压强的概念应该包括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本节从液体具有流动性合受重力作用出发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知识的综合性较强,踏实学习密度、力、平衡力和压强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些知识尤为后面的浮力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

3、强的大小和连通器组成,根据本节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本节课分为了两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为一课时;公式的计算和连通器为第二课时。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较好的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建议教师组织学生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同时在教学中更多的设计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小实验,与本节课相应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跟好的然学生体验和探究,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落实。教材先通过实例让学生液体压强的存在,再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教材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定性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基础上,结合建立物理模型进行分析,推导出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定量关系。这种

4、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过程,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理解。本节的难点是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在能力与兴趣方面: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在知识储备方面,对压强的含义有了明确的认识,知道压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对与液体压强有关的生活现象有一些简单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让他们直接说出什么是液体压强和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有点暗难度,更不用说让学生上来就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了。知识本身的前后联系: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

5、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这样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和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及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2.学会通过建立模型推导液体压强公式的方法;3.感受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3.感受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整合依据:从生活中寻找学生熟悉的情景与课本知识整合,能让学生深入体验和感受。课前准备:1.可乐瓶装满水,在瓶身上插上两个孔(上下)。2.微小压强计,U型管中倒入墨水,保证液面相平。3.两个大烧杯,适量酒精和盐水。

6、4.把矿泉水瓶割成两半,用头上的一部分。5.把液体压强演示仪中倒满水。6.批阅学生的预习案,确定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做好总结,制成ppt一边上课展示给学生。预习培训:1.明确预习内容《液体压强》第一课时。2.认真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中的题目。3.把自己的疑惑写在疑惑栏中。课堂设计:【导入】问学生坐在凳子上和沙发上感觉相同吗?这种感觉是什么?(学生在学了第一节课压强后,一定会回答出)在学生说出压强后,在感受的基础上问学生什么是压强?(物体给物体压力后,压力的作用效果就是压强),液体会给物体压力而产生压力作用效果吗?----------引入课题《液体压强》注:涉及

7、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认识液体压强,把抽象的物理量让学生亲身体验。【预习反馈】1.对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不明确;2.不会利用物理模型推导液体压强公式;3.不理解“深度”的含义。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对后面的学习更有针对性【解读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和本课的重点设计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和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及液体内部要强的特点;2.学会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推导液体压强公式的方法;3.感受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注:解读目标要求:简洁明了引导性强明确到位【探究学习】一、【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液体压强产生的原

8、因】(1)洗菜池中没有水时,池装满水时,要提起橡皮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