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中国陶瓷及历史简介

文化之旅——中国陶瓷及历史简介

ID:40509856

大小:1.52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03

文化之旅——中国陶瓷及历史简介_第1页
文化之旅——中国陶瓷及历史简介_第2页
文化之旅——中国陶瓷及历史简介_第3页
文化之旅——中国陶瓷及历史简介_第4页
文化之旅——中国陶瓷及历史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之旅——中国陶瓷及历史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之旅中国陶瓷及历史简介瓷器的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陶器商代出现原始瓷器东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商代白陶战国原始青瓷西晋青釉壶唐代南方青瓷——越窑(秘色)北方白瓷——邢窑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秘色瓷唐-邢窑宋代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汝窑: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传世作品不足百件。窑址在现在的河南清凉寺1750000宋-汝窑清雍正-仿汝窑宋代——五大名窑官窑: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南宋在

2、杭州凤凰山设立“修内司”官窑,并在“郊坛下”附近另建新官窑2550000宋-官窑宋代——五大名窑哥窑: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宋-哥窑1970000宋-哥窑宋代——五大名窑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宋-钧窑8700000宋代——五大名窑定窑:定窑为民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

3、特点,花纹千姿百态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一部分产品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宋-定窑宋代——其他窑耀州窑:橄榄青、黄绿色为主,刻画和印花磁州窑:以黑白色为主色调,艺术性强龙泉窑:粉青、梅子青为最,南宋最为出名元代元代开始,景德镇成为制瓷业中心卵白瓷(枢府瓷)元青花元釉里红元青花2.3明代明代官窑器,开始用年号作款,一直延续明清两代,达五、六百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唐宋时期流行的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已经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明代—

4、洪武洪武:没有年号款,青花和釉里红最为著名洪武-釉里红明代-永乐、宣德永乐、宣德:永乐开始有年号款青花最为著名,苏麻离青1400000宣德永乐宣德明代-成化青花:各式小碗、小杯居多,青花原料采用国产的平等青,色泽淡雅斗彩:以釉下青花勾线,再以釉上彩绘填彩的方法成化成化斗彩明代-弘治、正德弘治:黄釉正德:明初常以梵文、阿拉伯文装饰瓷器,正德时期阿拉伯文更为流行弘治黄釉正德青花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嘉靖、万历瓷器产量较大隆庆当朝六年,官窑瓷器稀少五彩瓷器出名青花采用“回青料”,发色浓艳嘉靖万历五彩明末-清初明朝——天启、崇祯:几乎无年号款官窑衰落,民窑继续发展清朝

5、——顺治:再次出现年号款天启崇祯-280000清朝-康熙康熙在位61年,创造了很多釉色和新品种青花——“青花五彩”红釉、斗彩、五彩、珐琅彩等等五彩天蓝釉洒篮郎窑红珐琅彩粉彩青花清朝-雍正雍正瓷器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其线条曲线优美,各部比例适度。雍正瓷器的胎釉,选料极为精雅,成型规整,匀称一致。仿宋代名窑器最为成功。淡黄釉青花釉里红清朝-乾隆乾隆官窑瓷器既与清幽的康熙瓷器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瓷器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清朝康熙青花-87000康熙仿成化斗彩-1680000乾隆青花-1170000雍正青花-210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