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知识点归纳

分式-知识点归纳

ID:40512124

大小:17.6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3

分式-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分式-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分式-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分式-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分式-知识点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式-知识点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式》知识点归纳一、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数,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A为分子,B为分母。二、与分式有关的条件①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B≠0)②分式无意义:分母为0(B=0)③分式值为0: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④分式值为正或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í⑤分式值为负或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í⑥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相等(A=B)⑦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互为相反数(A+B=0)三、分式的基本性质(1)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2)分式的符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3)注意:

2、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同乘或同除的整式不为O这个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分母不为0。四、分式的约分1.定义: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2.步骤:把分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3.两种情形:①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均为单项式时可直接约分,约去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约去分子分母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②分子分母若为多项式,先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4.最简分式的定义: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约分时。分子分母公因式的确定方法:1)系数取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公因式的系数.2)取各个公因式

3、的最低次幂作为公因式的因式.3)如果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则应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判断公因式.五、分式的通分1.定义: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1.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通分时,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1.系数取各个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2.取各个公因式的最高次幂作为最简公分母的因式.3.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应先把每个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判断最简公分母.3、“两大类三类型”通分“两大类”指的是:一是分母是单项式;二是分母是多项式“两大类”

4、下的“三类型”:“二、三”型,“二,四”型,“四、六”型1)“二、三”型:指几个分母之间没有关系,最简公分母就是他们的乘积;2)“二,四”型:指其一个分母完全包括另一个分母,最简公分母就是其一的那个分母;3)“四、六”型:指几个分母之间有相同的因式,同时也有独特的因式,最简公分母既要有独特的因式,也应包括相同的因式4.通分的方法:先观察分母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如果是分母单项式,那就继续考虑是什么类型,找出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如果分母是多项式,那么先把分母能分解的要因式分解,考虑什么类型,继续通分。六、分式的四则运算与分式的乘方①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

5、积作为积的分母。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ö②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ø③分式的加减法则: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3)两种类型:一是分式间的加减;二是整式与分式的加减(整式的分母为1)注意:整式与分式加减法:可以把整式当作一个整数,整式前面是负号,要加括号,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式,再通分。④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中,谁在前先算谁,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也要注意灵活,提高解题质量。注意:在运算过程中,要明确每一步变

6、形的目的和依据,注意解题的格式要规范,不要随便跳步,以便查对有无错误或分析出错的原因。加减后得出的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七、整数指数幂①引入负整数、零指数幂后,指数的取值范围就推广到了全体实数,并且正正整数幂的法则对对负整数指数幂一样适用。八、分式方程1.分式方程:指含分式,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能化简的先化简(2)去分母,把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产生增根的过程)(3)解整式方程,得到整式方程的解。(4)检验,把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中:如果最简公分母为0,则原方程无解,这个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如果最简公分母不为0,则

7、是原方程的解。注意:产生增根的条件是①是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②代入最简公分母后值为0。九、列分式方程——基本步骤:审,设,列,解,答(跟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题解法一样)①审—仔细审题,找出等量关系。②设—合理设未知数。③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④解—解出方程(组)。注意检验⑤答—答题。分式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畏首畏尾,不敢放手”的现象。课堂教学中,我确实很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