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招警学员行测考试备考常识模拟题练习

2016年上海招警学员行测考试备考常识模拟题练习

ID:40521682

大小:37.5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04

2016年上海招警学员行测考试备考常识模拟题练习_第1页
2016年上海招警学员行测考试备考常识模拟题练习_第2页
2016年上海招警学员行测考试备考常识模拟题练习_第3页
2016年上海招警学员行测考试备考常识模拟题练习_第4页
2016年上海招警学员行测考试备考常识模拟题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上海招警学员行测考试备考常识模拟题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华图2016年上海招警学员行测考试备考常识模拟题练习2016年上海招警学员预计4月份报名,上海招警考试行测怎么备考?上海华图整理2016年上海招警学员行测考试备考常识模拟题练习,考生备考参考。    三、判断题  1凡是现存的就是现实的。()  2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人不过是执行和体现自然规律的工具。()  3新生事物是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所以它的存在是永恒的。()  4静止是绝对的。()  5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6“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静止是并不存在的。()  7正确的思想是

2、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思想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8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意识并不一定和客观事物相符合。()  9静止是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0“一切以条件、时间和地点为转移”的观点属于机械的条件决定论。()  11没有感觉就不能认识客观事物,但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12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13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我死了以后,世界不是改变了而是停止了。()  14

3、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上海华图  15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第二性的,由物质派生的。()  16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  17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8意识是大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19哲学上的物质就是实物。()  20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对客观存在(物质世界)的反映。()  21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22思维模拟是人的意识物化的一种表现。()  23物质存在于它的具体中。()  24幻觉也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5

4、意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  26只要存在同等条件,规律就会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  27上帝、鬼、神是人们按照自身形象塑造出来的。()  2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将完全代替人脑。()  29人脑是思维的器官,因此,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脑的生理素质的差别。()  30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就能突破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开拓新的局面。()  第一部分形势与政策第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  一、单项选择题  1“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

5、一种()。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上海华图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2非现实的可能是指()。  A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的可能  B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可能  C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可能  D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但在未来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可能  3一些地方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只看

6、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A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质变的关节点D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5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

7、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6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上海华图  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7《孙子·说符》中说:“理无常是,事无常非。”这个观点()。  A正确。因为新事物一定会代替旧事物  B错误。因为矛盾总是对立统一的  C正确。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正确。因为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

8、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的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9矛盾的精髓是()。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关系问题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问题  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