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介质中的酶反应

有机介质中的酶反应

ID:40546671

大小:452.6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8-04

有机介质中的酶反应_第1页
有机介质中的酶反应_第2页
有机介质中的酶反应_第3页
有机介质中的酶反应_第4页
有机介质中的酶反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介质中的酶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有机介质中的酶反应一、有机介质中的酶促反应概述二、有机介质中酶促反应的条件三、有机介质对酶性质的影响四、有机介质中酶催化的应用一、有机介质中的酶促反应概述(一)有机相酶反应的优点1.有利于疏水性底物的反应。2.可提高酶的热稳定性。3.能催化在水中不能进行的反应。4.可改变反应平衡移动方向。5.可控制底物专一性。6.可防止由水引起的副反应。7.可扩大反应pH值的适应性。8.酶易于实现固定化。9.酶和产物易于回收。10.可避免微生物污染。(二)有机相酶反应具备条件1.保证必需水含量。2.选择合适的酶及酶形式。3.选择合适的

2、溶剂及反应体系。4.选择最佳pH值。(三)有机相酶反应的研究进展1.超临界流体中的酶反应2.仿水溶剂和印迹技术二、有机介质中酶促反应的条件1.必需水2.酶的选择3.溶剂及反应体系的选择4.pH选择和离子强度的影响(一)必需水1、概念紧紧吸附在酶分子表面,维持酶催化活性所必需的最少量水。(二)影响酶反应体系中需水含量的因素a.不同酶需水量不同。b.同一种酶在不同有机溶剂中需水量不同,溶剂疏水性越强,需水量越少。(二)酶的选择1、酶种类的选择:脂肪酶、蛋白酶、次黄嘌呤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除与酶有关,还与酶-底物、产

3、物-溶剂间关系有关。2、酶形式的选择(1)酶粉例如:有人研究a-胰凝乳蛋白酶在酒精中转酯反应,发现催化活性随反应体系中酶量的减少而显著增加。(2)化学修饰酶例如:SOD酶经糖脂修饰后变成脂溶性,它对温度、pH、蛋白酶水解的稳定性均高于天然SOD。(3)固定化酶把酶吸附在不溶性载体上(如硅胶、硅藻土、玻璃珠等)制成固定化酶,其对抗有机介质变性的能力、反应速度、热稳定性等都可提高。(三)溶剂及反应体系的选择水溶性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甘油、丙酮、乙晴等水不溶性的有:石油醚、己烷、庚烷、苯、甲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

4、、戊醚等酶促反应有机介质体系:(1)单相共溶剂体系(水/水溶性有机熔剂)(2)两相体系(水/水不溶性有机溶剂)(3)低水有机溶剂体系(有机溶剂体系)(4)反胶束体系☆反胶束体系概念表面活性剂分散于连续有机相中自发形成的纳米尺度的一种聚集体。反胶束溶液是透明的热力学稳定的系统。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由亲水憎油的极性基团和亲油憎水的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的两性分子。在有机相酶反应中用得最多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OT(AerosolOT),其化学名为丁二酸-2-乙基酯磺酸钠。有机溶剂影响酶催化的方式(1)有机溶剂能通过直接与酶相

5、互作用引起抑制或失活A增大酶反应的活化能来降低酶反应速度。B降低中心内部极性并加强底物与酶之间形成的氢键,使酶活性下降。C酶三级结构变化,间接改变酶活性中心结构影响失活。(2)有机溶剂与扩散的底物或产物相互作用而影响酶活(3)有机溶剂直接与酶附近的必需水相互作用(四)pH选择和离子强度的影响(1)pH选择:在有机溶剂的环境中,不会发生质子化及脱质子化的现象。酶在水相的pH值可在有机相中保持,同一种酶不同来源,对pH值敏感程度大不相同。(2)离子强度影响随冻干时用的缓冲溶液离子强度增大,酶活会增大。三、有机介质对酶性质的影响1

6、、稳定性2、活性3、专一性4、反应平衡方向1、稳定性(1)热稳定性提高(2)储存稳定性提高结论:在低水有机溶剂体系中,酶的稳定性与含水量密切相关;一般在低于临界含水量范围内,酶很稳定;含水量超出临界含水量后酶稳定性随含水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2、活性刚-柔并存刚性: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精确性柔性:生物大分子局部区域具有一定的可运动性。(1)单相共溶剂体系中,有机溶剂对酶活性影响1)有机溶剂直接作用于酶。2)有些酶的活性会随着某些有机溶剂浓度升高而增大,在某一浓度(最适浓度)达到最大值;若浓度再升高,则活性下降。(2)低水有机溶剂体

7、系中,大部分酶活性得以保存,但也有某些酶活性亦变化。例有人对吸附在不同载体上的胰凝乳蛋白酶或乙酸脱氢酶在各种水活度下的酶活性研究表明,酶活性随水活度大小而变化,在一定水活度下,酶活性随载体不同而变化。(3)在反向微团体系中,微团效应使某些酶活性增加超活性:凡是高于水溶液中所得酶活性值的活性称为超活性(Super-activity)。认为:超活性是由围绕在酶分子外面的表面活性剂这一外壳之较大刚性所引起。根据:1)微团水化程度(W)(W=[H2O]/[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值和酶活性的最大值呈正相关2)W值最佳时,微团内径总是相当

8、于被包裹的酶分子直径。3、专一性某些有机介质可能使某些酶的专一性发生变化,这是酶活性中心构象刚性增强的结果。有些在水中不能实现的反应途径,在有机介质中却成为主导反应。酶活性丧失的可能原因4、反应平衡方向酶合成产物有机溶剂使用浓度(%)合成收率(%)枯草杆菌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甘油9050无色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