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V VP2 蛋白研究进展

IBDV VP2 蛋白研究进展

ID:40564779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4

IBDV VP2 蛋白研究进展_第1页
IBDV VP2 蛋白研究进展_第2页
IBDV VP2 蛋白研究进展_第3页
IBDV VP2 蛋白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IBDV VP2 蛋白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IBDVVP2蛋白的研究进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15周龄的雏鸡均可感染IBDV,但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IBDV感染雏鸡后,除引起一定数量感染雏鸡死亡外,更为严重的是导致雏鸡免疫抑制,不但使雏难对其他禽病如ND,MD等的易感性升高,而且对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降低,甚至失败。近年来,IBDV在经典血清I型基础上出现了毒力减弱的变异株和毒力大大增强的超强毒株,致使IBD更加

2、难以防制,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染性法氏囊病于1962年首次发现于美国特拉华州贡博罗城(Gumboro)的肉鸡群中,也称之为贡博罗病。1970年,Hitchner建议将该病命名为传染性法氏囊病。1985年,在美国Delmarva家禽生产地区发现了IBDV1型变异株,它能突破标准株的母源抗体的保护;1989年Chettle等在荷兰分离到高致病力的IBDV毒株,此后世界许多地区报道由该毒株引起IBD的严重爆发并伴有高死亡率[1]。由于IBDV可引起免疫抑制以及其变异株、超强毒株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较多的研究结果显示,IBDV的变异主要来

3、自VP2基因。1IBDV基因组结构IBDV的基因组为双股RNA,分A、B两个节段。A节段的核苷酸序列长约3200-3300bp,由5'端非编码区(NCR)、二个开放阅读框架(ORF)和3'端NCR组成。ORFA1编码分子量约为110kDa的前体融合蛋白(NH2-VPX-VP4-VP3-COOH),加工后形成三个成熟的多肽,即VP2(约40kDa)、VP3(约52kDa)、VP4(约28kDa)。ORFA2编码分子量约21kDa的非结构蛋白VP5。B节段的核苷酸长约2800-2900bp,只含一个ORF,编码结构蛋白VP1(约90kDa)[2,3]2IB

4、DV蛋白结构和功能IBDV蛋白及其功能目前已确定的IBDV成熟病毒蛋白有VP1、VP2、VP3、VP4和VP5,其中VP2、VP3为病毒结构蛋白,共同组成病毒的衣壳。VP1全长878个氨基酸,占IBDV病毒蛋白总量的4%,分子质量约90ku。VP1为病毒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参与病毒的RNA复制,VP1还有加帽酶的活性,也能催化一个鸟苷酰基化反应,该反应起着引发病毒RNA合成的作用[4,5]。VP1能以连接蛋白VPg的形式,通过G残基与Serine结合,并紧密结合到IBDV基因组两个节段的5′端而使它们环化。VP2是IBDV最主要的结构蛋白,占病

5、毒蛋白总量的51%,VP2肽链长454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7~40ku。除与VP3一起形成病毒的衣壳外,VP2还是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蛋白。其上至少有3个构象依赖性中和抗原位点,其中两个重叠的构象依赖性抗原位点位于VP2的中心区(氨基酸残基206~350)[6]。VP2是IBDV的主要结构蛋白,构成病毒衣壳的主要成分,是主要的宿主保护性抗原,含有能诱导中和抗体的抗原决定簇。VP3占病毒蛋白总量的40%,分子质量32~35ku,约由390氨基酸组成,含有IBDV的群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同时也有少量的中和位点,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VP3在病毒吸附细胞时对

6、其吸附过程有较大的影响,并参与病毒的包装和稳定基因组的作用[7]。VP4全长约226个氨基酸,约占病毒总度蛋白的6%,分子质量约24~28ku。是一种具有蛋白酶活性的蛋白质,参与大片段A编码的融合蛋白前体的加工,在病毒蛋白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不是病毒粒子的组成部分。VP5Mundt等运用点突的方法去除VP5的起始密码子,这种不能表达VP5蛋白的IB-DV仍可在细胞中复制,虽然复制时间有滞后性,但最后病毒产量与表达VP5的IBDV类似。说明VP5不是病毒所必需的。3VP2的变异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几年,我们对其病原生态学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19

7、,20,21],发现我国不同地区流行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抗原性和毒力有差异,病毒中和试验和交叉中和试验证实我国存在着IBDV型变异株和不同的血清亚型。IBDV结构蛋白VP2是该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是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的重要因素[22,23]。因此,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认识VP2基因序列的变异,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免疫失败或免疫逃避的机理,而且对研制IBD高效疫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VP2是主要的宿主保护性抗原,它含有能诱导中和抗体的抗原决定簇。序列分析表明,IB-DV宿主保护性抗原VP2基因的序列是相当保守的,血清型

8、病毒的不同毒株之间的基因变异大多数发生在AccI-SpeI2个内切酶位点之间,这一区域称为高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