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

ID:40565444

大小:17.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4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_第1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_第2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_第3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_第4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香炉山  叶弥  独自去香炉山看月,想不到在这村子里陷入了迷宫。  我抬头看看偏西方向的月亮,应该有十点钟了,我迷路两个多小时了。  忽然听到歌声,有一个男人在唱歌。走近了,他停下步子。他等著我开口。我一下子认出他来了,就是我刚才在会稻路上看到的.一个我拒绝与他搭腔的年轻人。  我仍然心怀警惕.但他也许是我今夜唯一的指路人。我轻松地说:“迷路了。难道陌生人就要永远在村子里打转吗?”他笑了,声音轻而得体,自信地说:“碰到我就不一样了。我认识这里所有的路。”  

2、我跟在他的后面,问他尊姓大名。他云里雾里地回答我:“苏家庄人,姓苏。”  我在暗地里捡了一小块砖头.对他说.我要给丈夫打一个电话。于是,就转身避开他的视线,大声地对砖头说:“你先睡吧。我还要到香炉山上去看月亮……没关系,小苏陪着我,他年轻力壮……他是苏家庄人。”  我跟着他穿行在一个又一个的小村庄里。我心里保持着紧张,苏却轻松地向我介绍每一个村子里的秘密:“这棵广玉兰树是老叶家的,有一百年了。夏初开花,半树白花,半树紫花。不是嫁接的,天生就这样。我们都叫它夫妻树。”  我心里一动:苏这么说,是有含意吧?  苏又介

3、绍:“你看到这家门口的葫芦了吧?他家的葫芦上了菜市场,比别人家的贵一倍还不止,还供不应求,因为他家的葫芦每一只都是并蒂葫芦。”  我的心里又是一惊:并蒂葫芦?暗示?  走出迷宫,也过了看月亮的时间。他说香炉山上今夜会出现神灯,他干娘知道神灯出现的时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跟着他去拜访他的干娘,然后登香炉山看神灯。神灯自然没有看到,一路上断断续续地知道不少他的故事。不过,这依然没有减少我对他的警惕。  很快走下了山,走到通向会稻路的直路。我对他说:“谢谢你!我要快点走,我丈夫在家里肯定着急了。”苏在后面说:“我也要

4、穿过会稻路,苏家庄在会稻路的南边。”  我一直保持着匀速的快步.苏也一直跟在我后面看得见的地方。我气喘吁吁,他悠然自得地唱着歌。会稻路临近了,他停止了歌唱,小跑着接近我,在我的身后,我几乎感觉到了他的鼻息。  我猛地回过头.严厉地问他:“你想干什么?”我感到旁边的树叶都一惊一乍了。苏不好意思地说:“我想送你回家。”我放缓语气说:“不必了。这条路很安全。”我真想对他说,他才是一个不安全的因素。  苏说:“我送你,跟安全无关。”  “那和什么有关?”  苏说:“跟一个男人的面子有关。”  我依旧走得有些快,而苏一直落

5、在后面。他跑上来,递给我一支又大又沉的稻穗。说实话,我有生以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稻穗。它匀称,散发着令人感动的气息。我的感叹还没结束,苏又递过来一束野菊花,黄色的,微微沾上些露水,显得湿润而沉厚。它枝叶繁多.放在手上成一大捧.每一朵花儿都光泽亮丽。我感觉到我的内心就在此时轻松畅快了。哦,许久没有这样的心情了。  我把稻穗和花放在一起,两样不相干的东西在一起竟然如此和谐。  苏喜笑颜开,大声地说:“谢天谢地,你终于高兴了。”  这句话感动了我。“谢谢你!”与苏一起待了四个小时,这是我对他仅有的一次真诚。  苏说:“其实

6、是我要谢谢你。我去年夏天第一次在蓝湖边上看到你,你穿了一条绿色的裙子,像仙女一样。昨晚,我在这条路上看你埋蝴蝶翅膀,心里想,不愧是一个仙女。人家都说有学问的女人不漂亮,你是一个例外。所以就想着和你说说话。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是我的幸运。”  苏难道早就暗地里认识我了?  苏忽然调皮地说:“再见,艾我素老师。”  苏知道我的姓名,他是认识我的。但我不认识他。他一定知道我许多事,譬如在大学里教书,写诗,写童话,独身……  那么,这砖头手机,给子虚乌有的丈夫用砖头打电话……(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鉴赏,最

7、恰当的两项是  A.“独自去香炉山看月.想不到在这村子里陷入了迷宫”一语,既是写实,也有象征意义,即没有健康的心灵世界,对美的欣赏就会陷入歧途。  B.苏向“我”介绍夫妻树和并蒂葫芦,只是为了向“我”夸耀自己的家乡.炫耀自己的知识,没有特别的含意,但“我”神经过敏,总以为他不怀好意。  C.苏说他要坚持送“我”跟安全无关。只跟男人的面子有关,意思是说,他送“我”不是为了“我”的安全,而是为了男人的虚荣。他的坦诚打动了“我”。  D.苏递给“我”稻穗和野菊花。“我”发出由衷的赞叹,戒备之心也随之消失,作者安排这一情

8、节意在说明美在旷野,美在民间,美在底层。  E.苏最后忽然直呼“我”的名字,他是在向“我”表明自己知道“我”的情况。可能他也识破了“我”给丈夫打电话的伎俩,但不挑明,免得让“我”难堪。  2.小说中的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3.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试作探究。  参考答案  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