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第2课时)教学设计

雾凇(第2课时)教学设计

ID:40584756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4

雾凇(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雾凇(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雾凇(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雾凇(第2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雾凇课时语文导学案第二课时编写者编写时间2015.12使用时间2015.12审核人使用班级四(7)课堂流程导教导学备注导入1.师:隆冬时节我们走进江城吉林市,就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出示一组雾凇图片),这就是天下闻名的吉林雾凇。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生:观看生:齐读课题。呈现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3.品读重点词句,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明确目标第一次学习活动独学轻声走动,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完成任务: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什

2、么印象?试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展学师:指名交流1.出示句子“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2.指导朗读。3.出示练习。1.交流感受.读读。2.全班朗读第一自然段。3.完成练习。(),()。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的霜花(),在阳光照耀下,(),()。这就是()。第二次教学活动独学轻声走动,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帮助有困难的学生。1、自读课文2自然段,思考完成:2、1.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的形成?雾凇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3、?3、2.哪些句子是描写雾气的?请在句子前用三角符号标出来,并再读一遍句子。4、3.雾凇是怎么形成的?5、对学出示对学要求同桌相互检查标注的句子。群学轻声走动,了解学情,便于在展学时有利指导、补充。组长带领组员交流独学中的问题。做好展学准备。展学1.在学生展示学习1问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点拨。(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2)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

4、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雾气浓)(3)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银线——银条——银松雪柳)2.引领探究用词的准确性。3.朗读指导。4.在此总结雾凇形成的过程。1.展示学习所获。2.随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情感升华1.过渡:清晨,漫步在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间,你有什么感受呢?此时,用可以用那句诗来形容这景象呢?2.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

5、,千树万树梨花开。1.说感受2.读诗句拓展延伸出示活学活用选诗句填空达标检测结合课文内容,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水汽、雾气、霜花、雾凇)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后推荐汇报巩固链接1.摘抄本课描写雾景或雪景的词语。2.写写你见过的景观,注意写出景物特点。1号、2号组员完成第一题。3号、4号组员完成第二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