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体知识1

中考文体知识1

ID:40589620

大小:5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4

中考文体知识1_第1页
中考文体知识1_第2页
中考文体知识1_第3页
中考文体知识1_第4页
中考文体知识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文体知识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本文体常识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四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记叙文常识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5、顺序顺叙、倒叙、插

2、叙、平叙。6、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7、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8、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9、剪裁:详写、略写。补充。10、线索:行文中,串联起各个事件或贯穿全文始终的事物或作者的情感。物线:在文中多次提及或重复出现的事物。情线: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及其变化。说明文知识1、对象特征事物说明内容中的形容词性修饰语句。事理解释说明事物内部原理的文句。2、说明方法下定义简明扼要限定说明对象的概念性内容。举例子运用具体事例真切的说明事物特征。列数据运用数据说明事物,使事物特征更具体确凿。打比

3、方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特征。作比较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分类别对事物的各个方面逐一说明,使事物特征揭示得更分明具体。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更详尽充分的说明事物特征。画图表用图表形式说明事物,更浅显、明了的突出事物特征。摹状貌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摹,具体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3、说明语言平实型多使用表示估计、程度、范围等限制副词准确严密的说明事物特征。生动型多使用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4、说明顺序10时间顺序从古到今,按时间的发展变化说明事物各个阶段的特征。空间顺序确定立足点,以地理位置的转移说明事物在不同空间方位的特征。逻辑顺序揭

4、示事物内在原理、从概括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等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特征。议论文文体知识一、识记、理解议论文体常识。1、概念作者针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现象、问题,所表达观点、看法、评价、见解或所提出的意见、号召等,并运用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进行事实分析或道理分析,加以证明的一种文体。2、论点作者的观点,回答“证明什么”的问题。中心论点统领全文论述内容的观点。分论点中心论点的延伸、深化,证明中心论点某一方面问题的观点。3、论据证明论点的依据或材料,回答“用什么证明”的问题。事实论据一般事实、史实、数据等。道理论据名言警句、科学公理、民间熟语

5、等。4、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或方法,回答“怎样证明”的问题。摆事实运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讲道理运用道理论据证明论点或直接分析事理。5、论证角度正面论证运用具有积极意义的正面事实或理论证明论点。反面论证运用具有消极意义的反面事实或理论证明论点6、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针对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某一问题或现象,旗帜鲜明的提出所要论述的观点。分析问题(本论)紧扣中心论点,挖掘现象本质,深入问题核心,摆事实、讲道理,进行严谨充分的论证。解决问题(结论)归结全文内容,深化中心论点,提出呼吁、号召。7、论证方式立论作者针对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现象,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驳论通过驳斥错误、

6、荒谬、消极的观点、依据或论证过程,树立自己正确、积极的观点。散文常识(一)明确概念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二)理解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鲜明。 形散:1、10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古今中外,不受时空限制。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神聚:主题集中鲜明因此,阅读散文要善于理清思路,分析意境,鉴赏语言及写法,从而深入领会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7、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三)散文分类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3.状物散文――移情就物――主旨即物人相通处。4.叙事散文——叙述事件——主旨在事件的本质中5.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人事物与理相通处。(四)散文的结构散文的结构是思路的体现。把握思路必须了解结构。散文结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纵向式结构:(时间)如《背影》,《落花生》、《藤野先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