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

ID:40590512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4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_第1页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_第2页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_第3页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_第4页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课题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简单识别各种基本地形类型。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疏密辨别坡度陡缓。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关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学情分析新课标标准除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外,非常重视学生能力、智力的培养,尤为注重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去理解学习过程。在该本部分内容,课标注重联系实际和社会调查能力,注重动手制作能力,安排了利用泡沫、沙土制作地形模型;实地踏勘

2、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这些活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法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启发、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练习巩固。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二次备课一、情景引入,约3分钟讨论:地表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我们若想读懂地图、灵活运用地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需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表的高低起伏。引入:那么,在地图上如何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呢?引出课题:一、地形图的判读,并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谈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5二、学导并举、约30分钟一、等高线地形图设

3、问: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的高度为4000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会出现两个不同的高度值,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得的呢?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观察图1.34甲、乙两地高度。引导: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叫做甲地地的海拔高度。1)海拔高度: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直线和数值。读出乙地的海拔高度500米2)相对高度: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呢?甲地相对于乙地的1000米垂直距离,指的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高度。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相对高度的概念。比较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异同。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承转:测量出各地海拔,然后把它们绘制在图上,就绘制出了地形图。2、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图1.35等高线。引导: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等高线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图1500350200提出问题,观察图1和图2,等高距是多少?200300500图25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图1),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表格:等高线数值地势等高线疏密坡度大海拔高密集陡小海拔低稀疏缓并指出:A、图1表示山地,图2表示凹地或盆地B、不同的地形,等高线的表现也就不一样。

5、延伸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承转:根据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着海底坡度的大小。3、不同地表形态的等高线地形图地表基本形态:(教材P24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山顶:山的最高部分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出凸出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形象记忆: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拇指放于掌内握拳: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分相当于山顶,四指从根部起的第一节的部分相当于山脊,手指间缝相当于山谷。手的小指外侧相当于陡崖。学生活动根据已学关于地形的知识,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

6、山谷、陡崖等地形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高度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5步骤:详见参考教材P25活动题1。制作过程由学生教科书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和指导。学生活动:让学生对照绘制出来的等高线轮廓和地形模型,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设计意图〗通过绘图、读图并且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基本地形。二、分层设色地形图阅读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法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

7、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沿着某一方向画一条直线。三、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画法的关键: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应垂直投射到高度相等的平行线上,并用平滑曲线连接。阅读教材P27活动“绘制地形剖面图”,把剩下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设计意图〗以引导学生画图为主,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画图地图能力。三、当堂训练,约8分钟1、课本27页活动图,查看图1.39、图1.40、图1.41,比较它们的差异。〖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基础题,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在世界地形图上(见附图)找到

8、下列地形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5〖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基础图,锻炼学生的动手找图的能力。四、总结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