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乌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乌

ID:40593477

大小:2.71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9-08-04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乌_第1页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乌_第2页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乌_第3页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乌_第4页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乌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第三章磷的资源特点及我国磷资源状况1、磷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紧缺资源:磷在生物圈中的循环过程不同于碳和氮,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磷的来源是磷酸盐岩石和沉积物以及鸟粪层和动物化石。这些磷酸盐矿床经过天然侵蚀或人工开采,磷酸盐进入水体和土壤,供植物吸收利用,然后进入食物链。经短期循环后,这些磷的大部分随水流失到海洋的沉积层中。因此,在生物圈内,磷的大部分只是单向流动,形不成循环。磷酸盐资源也因而成为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2、磷矿根据其P2O5含量分为高品位磷矿(P2O5>28%)、中品位磷矿(P2O5:28%-18%)、低品位磷矿(P2O5<18%)。我国多

2、为中、低品位磷矿。一、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和分布植物体内磷(P2O5)的含量一般为植株干重的0.2-1.1%,其中大部分以有机态磷形式存在,如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约占全磷的85%。其余是以钙、镁、钾的磷酸盐存在。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器官,不同生育期,含磷量是有变化的。生殖器官>营养器官,种子>叶片,叶>根系>茎杆,幼嫩部位>衰老部位。第一节磷的营养作用二、磷的营养功能(一)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核酸与核蛋白核酸是作物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变异中极为重要的物质,磷的正常供应,有利于细胞分裂、增殖,促进根系的伸展和地上部的生长发育。磷脂磷脂在种子内含量较高,说明在其繁殖方

3、面有重要作用,磷脂分子中既有酸性基因,又有碱性基因,对细胞原生质的缓冲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磷脂提高作物对环境变化的抗逆能力。植素是磷的特殊贮藏形态,主要集中在种子中,种子中磷80%以植素存在,植素的形成有利于淀粉合成,但在后期磷供应过多,导致淀粉的合成逆向发展。含磷的生物活性物质腺苷三磷酸(ATP)、鸟苷三磷酸(GTP)、脲苷三磷酸(UTP)、胞苷三磷酸(CTP)。它们在物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ATP。磷还存在于许多酶中,辅酶Ⅰ(NAD)、辅酶ⅡNAPT、辅酶A(HS-CoA),黄素酶(FAD)等。(二)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磷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4、和运转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首先在于磷对光合作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碳素还原循环或C4-二竣酸循环中,完成光合作用各阶段的物质运转几乎都有磷参与。不仅如此,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光合磷酸化作用,把光能贮存在三磷酸腺甙中,为合成蔗糖以及淀粉和其它多矿类化合物,如纤维素等提供能量。同时己糖合成蔗糖和淀粉时,都须先经过磷酸化作用,才能适合成反应顺利进行。此外,磷还促进碳水化合物在作物体内的运输。因为,蔗糖是筛管内碳水化合物运输的主要物质,而它是以蔗糖磷酸脂的形态进行运转的。因此,磷缺乏时植株内糖类相对积累,并随之可能形成较多的花青素,于是在不少植物上会出现紫红色。花青素花青素〈An

5、thocyanidins〉〈花色素〉,乃為一群對心血管具良好作用之生物黃酮類〈Bioflavonols〉的還原體。其為植物之花、果實及根莖常見之成分,多為具鮮艷之顏色〈黃色除外〉。花青素含量豐富者有「洛神花」、「玫瑰花」、「藍莓」、「山桑子」、「蔓越莓」、「茄子」皮及「紫色葡萄」皮〈在此希望有人能再研究紅薯的成分〉,其抗氧化能力為維生素C或維生素E十來倍之強,多食有益無害。人體之代謝過程,即為氧化作用,故抗氧即可抗老防癌,已漸為預防醫學所認同。另上面提到的生物黃酮類,又稱為維生素P,也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三)促进氮素代谢磷是作物体内氮素代谢过程中的组成成分之一,如氨基转移酶,硝

6、酸还原酶。磷还能提高豆科作物根瘤的固氮活性(以磷增氮)。(四)磷能促进脂肪代谢糖磷酸丙糖甘油(需磷)(需磷)脂肪丙酮酸脂肪酸(需磷)油料作物增施磷肥提高含油率。(五)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磷能提高细胞结构的水化度和胶体束缚水的能力,减少细胞水分的损失,并增加原生质的粘性和弹性,提高了原生质对局部脱水的抵抗能力,根系利用深层水分等(抗旱)。磷能促进各种合成过程,在低温下仍能进行,增加体内可溶性糖类、磷脂等浓度,提高了细胞液浓度,增加了作物抗寒性。磷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等能力三、作物对磷的吸收作物通过根系和叶部吸收无机磷和有机磷无机磷:主要吸收正磷酸盐,其次有偏磷酸盐,H

7、2PO4-最易被作物吸收。有机磷:己糖磷酸脂,蔗糖磷酸酯、核糖核酸影响磷素吸收的土壤因素影响磷素吸收的土壤因素主要有:pH、通气、温度、质地、土壤离子种类等。pH=7.2时H2PO4-=HPO4=pH>7.2时H2PO4-<HPO4=pH<7.2时H2PO4->HPO4=因此在pH5.5-7.0之间,磷素有效性最高。土壤pH土壤通气作物吸收磷素是主动吸收,需要消耗能量,在土壤通气和温度适宜条件下,有利于作物对磷的吸收。土壤质地菌根由于磷在土壤中的扩散系数很小,移动性小,植物仅能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