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六 读读背背

练习六 读读背背

ID:40595118

大小:72.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4

练习六 读读背背_第1页
练习六 读读背背_第2页
练习六 读读背背_第3页
练习六 读读背背_第4页
练习六 读读背背_第5页
资源描述:

《练习六 读读背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练习六“读读背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8条成语和1首古诗。2.积累和“说话”有关的其它成语;积累和《小池》同一主题、同一诗人、同一季节或同一情感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读背、积累成语和古诗。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练习六中的“读读背背”。2.这次的读读背背有哪两个部分组成——(个说)二、读背、积累成语过渡:那就先进入成语的学习吧!(一)读1.课前,老师发了一份预学单——(大屏出示),其中对读有两个要求,做到了吗?我们开火车来汇报。评:不错,口齿清楚,都读准了。2.谁能在准

2、确的基础上流利地读好整组成语呢?(个别读)评:注意了词语间的停顿;注意了声音的高低起伏,很流畅。(男、女生读)评:声音很有力度;声音很是整齐。3.同学们,当我们连起来读时,你有怎样的感觉?(音韵美)☆预设:末字加点——读一读,发现了什么?押韵。☆整组成语不是随意的排列,讲究了成语组合的音韵美。4.自由朗读,细细品味。(二)理解1.进入第二个环节,理解成语的意思(个说自己预学所得)。2.同学们,从工具书上来全不费功夫,得到以后有没有好好消化一下呢?老师来考考大家——第1题“闪烁其词”和“支支吾吾”这两个个成语,表示了说话人怎样

3、的心理?第2题:“口若悬河”和“妙语连珠”都有比喻的成分,请分别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第3题:请两、三位同学上台表演“高谈阔论”和“眉飞色舞”。要求,不发出声音。给你们一道题目的时间准备。第4题:这组成语和什么有关系的?【说话】表示说话时有所顾虑,想说又不敢说是哪两个成语呢?表示说话时含混应付说的是哪两个词?表示说话时滔滔不绝,十分精彩呢?表示兴高采烈、有说有笑的样子呢?那几位同学准备好了吗?来谁来点评一下。支吾其词有苦难言妙语惊人能言善辩心直口快畅所欲言娓娓而谈喜眉笑眼3.我们再来玩个拓展游戏—

4、—“找关系”:给大家2组成语,一组书上的——出示;再来一组——出示。快速读一读,发现了什么。【和说话有关】两组中各选出一个,它们之间必须有关系,是近义词或反义词的关系,比如说“支吾其词”和“闪烁其词”,它们就是一组近义词。个别交流,反馈。★同学们,老师想用这个游戏告诉大家,我们祖国的语言十分丰富,光表示说话的就有许许多多,我们要做的是多多积累,词汇量多了,我们说话写文章时语言就丰富了,生动了,就能吸引更多的听众或读者了。课后,我们可以学着书上的方式来积累,意思相近的放一起,并且可以尝试着——点红末字,注意押韵。(三)背诵学到

5、这,谁已经能背诵书上这8条成语了?(指名背诵)三、读背、积累古诗过渡:恭喜大家,顺利完成成语的背诵。赶紧来学习杨万里的《小池》——(一)读1.谁先来读呢?个读,咬字清楚,读得准确。个读,你能读出这首诗的音韵美吗?【课件点红末尾“柔”“角”“头”,感受押韵的特点】我们一起来感受,小池,预备——起2.再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自己的停顿。个读,说说你的停顿——(课件标明停顿处)。自由练读。个读,做到音断气息不断。齐读,古诗读来有种节奏上的美感。3.增加点难度,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是不是说音色好听,声音抑扬顿挫就是有感情了呢?【还得

6、知道古诗的意思。】这个内容在预学单上有,老师带来了xxx的预学单,请他给大家说一说吧。采访:你是怎么得来这段意思的?【点拨:我们最好要把工具书上的内容记到脑子里,随时随地都能拿出来用。】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意思,个说,采访。【点拨:还有一种查阅,不是照搬书本,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表达,这样得来的知识能让你印象深刻,并且对自己的表达能力也是一种提升。】同学们,这样我们就能有感情地朗读了吗?(还不行)还要完成这样一份自学单——出示——谁来读一读。按照要求自学,教师巡视。交流分享——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泉眼、树阴、小荷

7、、蜻蜓】它们分别给你留下来怎样的印象呢?哪个字或词给了你这样的印象?(学生交流分享)那么,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热爱大自然】是的,这是杨万里到常州任职时写下的,这里农家的炊烟、小河的流水、美丽的田野都使他感到新鲜,一有空便攀登古城、漫步郊野、河中泛舟,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在这首诗中,小池是活的,她周围的一起是活的,她在诗人的心里是活的,在我们心里,她也是活的。现在,我们能有感情朗读了吗?自由练读。个读,齐读。生机盎然啊!领略了初夏迷人风光!(二)背诵。(三)拓展1.同学们,老师读着这首诗,还想去找同样写“小池”这一主题的诗读

8、一读,背一背,积累更多的古诗。2.你们呢,读了这首古诗,想去积累怎样的古诗?(个说)交流出示:同一主题、同一诗人、统一季节、同一情感……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语文学习,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有了积累,才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啊!五、作业今天的读读背背我们就学到这里。课后,我们来创编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