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潇湘岂有诗——唐诗的潇湘意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

不到潇湘岂有诗——唐诗的潇湘意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

ID:405981

大小:93.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7-07-30

不到潇湘岂有诗——唐诗的潇湘意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_第1页
不到潇湘岂有诗——唐诗的潇湘意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_第2页
不到潇湘岂有诗——唐诗的潇湘意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_第3页
不到潇湘岂有诗——唐诗的潇湘意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_第4页
不到潇湘岂有诗——唐诗的潇湘意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到潇湘岂有诗——唐诗的潇湘意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不到潇湘岂有诗——唐诗的潇湘意象摘要:潇湘,自从屈原歌咏以来历经代代才人艺子的传承发展,就从一个地理名称发展成为一个富于多种意涵的文化意象。在诗、画、乐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本文以唐诗中有关潇湘意象的部分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意象的角度对“潇湘”一词的内涵进行分析,力求对“潇湘意象”有一个框架式的认识。Abstrct:Xiaoxiang(潇湘),afterintonedbyQuYuan,ithasbeeninheritedfromgenerationtogeneration.Asaresult,ith

2、asbecameaculturalimagewithrichmeaningsfromageographicalnameandyieldedhearteningfruitsinthetermsofpotry,paintingandmusic.MypapertriestoexpoundandanalyzetheimageofXiaoxiangbyreadingvariousofTangpoems,combinedwiththeauthors’lifeandeperience,inthewayofimageunderstandi

3、ng.Thus,wecanformaconceptionofXiaoxianginanintegral,comprehensive,structuralway.关键字:唐诗潇湘意象Keywords:TangPoetrytheImageofXiaoxiang潇湘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从屈原以来,潇湘在文学和艺术上,包括了诗、词、散文、曲、绘画等都有集中的体现,形成了所谓的“潇湘文化”。自东汉末始,“潇湘”一词就开始出现在诗歌中。及至唐代,随着诗歌逐渐成为主流文学,“潇湘”一词被广泛吟咏,成为文人雅士偏爱的题材

4、之一。潇湘意象的内涵是丰富的。其原型是屈原的流放以及他对湘夫人的吟咏,在后世文人的记忆与歌咏中,就从单一的历史事件演化为一个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对后代特别是贬谪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文人士子,因着不同的经历、29本科生毕业论文修养与见识,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潇湘文学观念。本文试从潇湘概念和文学内涵两个方面来分析潇湘意象的内容。潇湘概念(一)潇湘的地域范围潇湘,一般理解为潇水和湘水的合称。许多唐诗的注解就将“潇湘”理解为潇水和湘水。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一句“碣石潇湘无限路”,中国社科院的《唐诗选注》即理解为“潇

5、湘,河名。湘江流到湖南零陵县西合潇水,称潇湘。”[1]潇水,出于湖南永州市宁远县的九嶷山。宋代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潇水出道州(今属永州管辖),湘水出全州,至永州而合流。自湖而南皆二水所经,至湘阴始与沅水之水会,有至洞庭与巴江之水合。故湖之南,皆可以潇湘名水;若湖之北,则汉沔汤汤,不得谓之潇湘。”[2]根据米芾的这个说法,潇湘可有两义:一是广义上的“潇湘”,即泛指整个湖南地区,二是狭义的“潇湘”,即指潇湘二水流经的永州地区。潇湘地区山清水秀,风光明媚。《晋书》卷九十二罗含《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樗蒲如

6、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赤崖如朝霞,是纳湘川之名。”[3]《初学记》中记载了恒玄的《游南彼衡山诗》:“理楫将游衡岭。涉湘千里,林阜相属。清川澄映极流,涯涘纤埃无秽。修途逾遇未见其极。”[4]湖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潇湘的风光之美,气候之润,亦是南飞候鸟大雁等最佳的栖息地。黄宪《遇渔篇》:“潇湘秋兮沄沄,芙蓉落兮雁南宾。”李白《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陪游洞庭五首》其四:“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洞庭湖有一座回雁峰,或许就是候鸟南飞至此的最好证明。米芾曾在其《潇湘八景图诗总序》中赞扬潇湘风景:“洞庭南来,浩淼沈

7、碧,叠嶂层岩,千里衍绵,际以天宇虚碧,杂以烟霞吞吐。风帆、沙鸟出没往来,水竹、云林映带左右,朝昏不同,四时候不一,此则潇湘之大观也。”[5]而其所引的的潇湘八景更是潇湘美景的精致概括。29本科生毕业论文(二)潇湘的文学语义关于“潇湘”一词的出现时间,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其最早应出现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此处的“潇”字并非潇水之意,而是指“水,清深貌”。(《说文解字》)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8、该处的“潇”亦非潇水,也是形容湘水清深的形容词而已。宋人蔡沈注《禹贡》的“九江孔殿”时说:“九江,即今之洞庭也。……今沅水,渐水,元水,辰水,叙水,酉水,澧水,资水,湘水皆合于洞庭,意以是名九江也。”[6]战国时期,流入洞庭的河流中并无潇水。《大清一统志》记载:“潇湘虽自古并称,然《汉志》、《水经》俱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