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设的基本工作(I)

测设的基本工作(I)

ID:40632201

大小:530.1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05

测设的基本工作(I)_第1页
测设的基本工作(I)_第2页
测设的基本工作(I)_第3页
测设的基本工作(I)_第4页
测设的基本工作(I)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设的基本工作(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木工程测量吴向阳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课程目录章节内容章节内容1绪论7地形图的测绘2水准测量8地形图的应用3角度测量9测设的基本工作4距离测量10建筑施工测量5测量误差基本知识11道桥和隧道施工测量6小地区控制测量12测绘新技术简介9测设的基本工作9.1平距、角度和高程的测设(☆☆)9.2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9.3全站仪三维坐标放样法(☆☆)9.4已知坡度线的测设(☆)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待建物设计坐标以及周边控制点的已知坐标,计算测设数据,实地标定出待建物的位置——放样。9.1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9.1.1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给定A

2、端点及方向,确定B点位置。(1)普通钢尺方法——不顾及尺长改正(2)精密钢尺方法——顾及尺长改正丈量时改正——先用普通法放样,再加尺长改正数丈量前改正——先反算地面平距,再用普通法放样9.1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3)光电测距法棱镜端配合小钢尺,全站仪能直接放样平距9.1.2已知水平角的测设(1)一般方法(2)精确方法先用一般方法测设AC,然后精确观测角值,再计算垂距。(1)一般情况(2)特殊情况——直接计算标尺读数——间接高程传递计算读数9.1.3已知高程的测设配合小钢尺向低处测设例如:向高建筑物处测设高程向高处测设9.1.3已知高程的测设方

3、法:在测设处悬吊钢尺,钢尺零端朝下,上下移动钢尺,使水准仪的中丝对准钢尺零端,则钢尺上端分划读数应为:(1)直角坐标法根据已知点与待定点的纵横坐标之差,测设地面点的平面位置。适用于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地方。测设数据:ΔX,ΔY测设检查:(四角=90°,边长=设计长度?)9.2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1)(2)极坐标法——最普遍方法9.2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2)放样后应及时进行边长等检查(3)角度交会法适用于测设点离控制点较远或量距较困难的场合。测设数据:β1、β2测设过程(略)9.2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3)(4)距

4、离交会法适用于测设点离两个控制点较近(一般不超过一整尺长),且地面平坦,便于量距的场合。测设数据:D1、D2测设过程(略)9.2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4)9.3全站仪三维坐标放样法全站仪的特点是:灵活方便、精度高、效率高三维定位——三维直角坐标法三维放样——三维极坐标法最大优点(1)仪器内输入测站点及放样点点号及坐标;(2)仪器自动计算放样数据,实时显示当前位置与放样位置的差值,引导趋近。GPT-8200A系列全站仪GPT-8200A系列全站仪(1)主要应用在平整场地、铺设管道及修筑道路等工程中,经常需要在地面上测设设计坡度线。(2)测设原理根据附近水

5、准点的高程、设计坡度和坡度端点的设计高程,应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将坡度线上各点的设计高程标定在地面上。(3)测设方法水平视线法、倾斜视线法9.4已知坡度线的测设(1)9.4已知坡度线的测设(2)视线高程AB为设计坡度线的两端点,已知设计高程及设计坡度。要求按一定间距标定中间木桩点的坡度线。9.4已知坡度线的测设(3)设计坡度较小时,可以采用此法——即让仪器的视线与设计坡度线平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