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ID:40639073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5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_第1页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_第2页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心理学认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通俗地说,数感是人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1、理解数的意义;2、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4、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5、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6、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以上六条是建立和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

2、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谈点个人粗浅的体会。   一、在生活中体验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利于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数学,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获取数感。例如教学“厘米和米”时,让学生寻找1厘米和1米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厘米、米作单位。像大拇指的宽度是1厘米,伸开两臂的长度是1米,铅笔、橡皮、

3、文具盒等短小物品用“厘米”作单位,双人课桌、大门、教室的长宽等用“米”作单位。   二、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博士认为:“游戏是动物的本能,要善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孩子的头脑。”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孩子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设充满诱惑的育教于乐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完“5以内的乘法口诀”后,可以用2~5乘法知识的歌曲《数蛤蟆》歌,让学生随着轻快的旋律,运用所学到的乘法知识边数边唱,从“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一直唱到“五只蛤蟆五

4、张嘴,十只眼睛二十条腿”,并配合动作。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数感的培养也渗透其中。   三、在实践中强化数感。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大脑中不能较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再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下深化数感。例如,在教学了“元、角、分”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调查商店某些日用品、学习用品的价格等。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能让学生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数的大小,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化数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在不断

5、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