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精选中考题

孟子两章精选中考题

ID:40640059

大小:21.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8-05

孟子两章精选中考题_第1页
孟子两章精选中考题_第2页
孟子两章精选中考题_第3页
孟子两章精选中考题_第4页
孟子两章精选中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两章精选中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题《孟子》专练1.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孟子》二章中名句填写)。中考题《孟子》专练1.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孟子》二章中名句填写)。2.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阐述了学习态度;《孟子》中的“,,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2、2012年济宁中考试题)3.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博大精深。请你分别写出一句你所知道的最能体现二人智慧和主张的名言或短语。(课内外皆可)(2004年济宁市)①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

3、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____________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二:【2012柳州市中考题】文言文阅读(8分,每小题2分)【甲】

4、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乙】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雠敌,恶之如鸱枭⑤。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⑤鸱枭(chī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孙叔敖举于海 (举:被举用,被选拔)B.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劳:劳动)C.曾益其所不能(曾

5、:同“增”,增加)D.凌忽长者,轻慢同列(慢:怠慢)2.下列“之”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A.恶之如鸱枭B.辍耕之垄上C.孔子云:“何陋之有?”D.醉翁之意不在酒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B.【甲】文中,孟子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C.【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没有法家拂士,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就兴盛了。D.【乙】文中,作者批评了那些有一点学问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求学着。4.对【乙】文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一句翻

6、译正确的一项是(  )A.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B.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C.既然自己把学问给损害了,还不如没有学问。D.既然这样用学习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三、(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

7、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4.勾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