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

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

ID:40648560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5

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_第1页
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_第2页
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_第3页
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_第4页
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摘要: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由于长时间或大强度运动后出现的一种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的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尽快消除疲劳,就会影响训练效果,且容易造成伤害事故,也会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在运动训练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针灸抗运动性疲劳的文献报道,综述出针灸疗法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方法和疗效,并对今后针灸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提出展望。关键词:针灸;运动性疲劳;恢复Abstract:Mobility fatigue referstothe humanb

2、odydueto the kindof tissuesandorgans afterProlongedor highintensityexercise oreven theentire body's abilitytowork atemporary reduction ofthephenomenon,if nottaken effectiveway to eliminatefatigue assoonas possible,itwillaffecttheresultsoftraining,anditeasytoresulting in

3、 injuries,willadverselyaffectthe athlete learningandlife. Therefore, theeliminationof exercise-induced fatigue isveryimportant in sportstraining. Accessto the fatigue reportedinthe literature about acupuncture againstsports in recent years toclarify the mechanisms, meth

4、ods,and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gainstsports fatigue, and acupuncture against sportsfatigue outlook.Keyword:Acupuncture;Sportsfatigue;Recovery1前言疲劳是人体在运动训练或强劳动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1983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大会对运动性疲劳作出了明确的定义:“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1]。运动员在经过一定时间、一定强度的训练后,会出现不同

5、程度的疲劳。轻度疲劳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中度疲劳产生会造成全身无力、精力不集中、没有耐性、经常出差错、腰酸腿疼等现象,若采取一定的恢复手段也能很快得到消除,不会影响身体各器官机能的运转。重度疲劳表现为神经反映迟钝、肌肉收缩速度减慢、动作不协调等现象,如果重度疲劳不及时消除,就很容易产生运动损伤,从而影响运动员以后的训练和学习,抑制训练水平的提高[2]。2运动性疲劳的机制2.1现代医学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主要机制可分为10类:(l)能源耗竭学说;(2)代谢产物堆积学说;(3)内环境稳态失调学说;(4)免疫功能紊乱学说;(5)中枢神经失调学

6、说;(6)离子代谢紊乱学说;(7)保护性抑制学说;(8)突变理论学说;(9)自由基学说;(10)堵塞学说[3]5。当前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水平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的机制成为如今运动医学的研究热点。2.2中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 中医对疲劳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早在《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文献就有许多有关疲劳的论述。疲劳一词始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该书明确地把因疲劳引起的症候与“虚劳病”同类论述,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是从整体观念出发,主要集中在形体疲劳、神志疲劳和脏腑疲劳三个方面,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整体

7、医学模式的思想,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疲劳症候,与内伤虚劳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本质主要与脾、肾、肝的根本机能变化或受损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消除运动性疲劳和促进恢复的主要手段是以补法为主,即“虚则补之”,对运动性疲劳整体功能态所出现的偏态进行纠正和调整,即“以平为秘”,使机体的运动能力增强,达到最佳状态,进而实现抗运动性疲劳的目的[4]。3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临床上针灸治疗头痛、头昏、失眠、胃脘疼痛、腰背酸痛、肌肉关节损伤等病症均具有显著疗效,针灸在防治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报道[5]。3.1电针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

8、响谭新莉,孙钢,胡惕等[6]通过对6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观察电针其“气海”、“后溪”、“承山”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血清BLA、海马NOS活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观察SD大鼠血清B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