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I)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I)

ID:40657344

大小:2.18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8-05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I)_第1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I)_第2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I)_第3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I)_第4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I)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一、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时间1840——1949衣风俗食女装:民国时改良旗袍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住中国传统饮食西餐传入中国传统民居西方建筑→欧式洋房,中西合璧留辫,缠足→断发,放足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原因保守→开放→并行于世二、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时间50年代——70年代改革开放后衣娱乐生活食住列宁装,布拉吉→绿军装票证→款式新颖,层出不穷→“菜篮子工

2、程”住房拥挤,困难→“安居工程”→丰富变化原因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小结看电影,单调清代官服等级森严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变化:由穿长袍马褂到西装领带。探究学习仔细观察下列图片:着装有什么变化?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中山装西装满族妇女衣着清末妇女服饰民国旗袍改良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中方饮食追求美味为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等。川菜香辣炒蟹

3、粤菜 金牌烧乳鸽饮食方面西餐传入传统中餐(北面,南米)中西餐并行于世知识拓展:中国各地民居特色。看了下面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是我国哪些地区的民居吗?中西合璧房屋建筑的演进老北京的四合院西方建筑传统社交礼仪跪拜、作揖、老爷、大人鞠躬、握手、同志、先生。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比一比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封建迷信章太炎惊世骇俗的征婚广告1903年,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

4、家章太炎的元配夫人王氏病故,他用真名在《顺天时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择偶的标准和条件是:一是读过书,文理通顺,能作短篇文字;二是大家闺秀;三是双方平等,互相尊敬;四是不要缠足女子。   此广告如巨石入水,激起轩然大波,尽管章太炎名声在外,但符合条件的大家闺秀却无一敢来应征。反映了民国初期婚姻习俗开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民国初期一些思想先进的人反对封建婚姻要求婚姻自主。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五四前见证浪漫时刻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末传统婚礼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习俗

5、风尚的变化旧习婚姻包办男子留辫女子裹足社交礼仪改变婚姻自由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握手;同志,先生你知道旧中国有哪些落后的习俗?这些习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绿军装改革开放以后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食物简单,要凭票供应。生活水平差距不大,总体较低。原因:物资匮乏,勤俭节约是社会风尚的主流。1.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人们吃的变化及原因是什么?饮食方面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2.改革开放后,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要吃好。原因:经济发展,政府重视,“菜篮子工程”

6、改革开放后“菜篮子工程”: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奶业养殖基地如今的菜篮子工程基地“住”的方面新中国成立以后住房比较拥挤,从8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推出安居工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家居舒适精美红楼梦霍元甲舞禁初开时人们在颐和园跳舞(1979)观看街头美术展旅游群众体育:拔河课堂小结

7、想想一知识结构探究: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梳理课本内容,形成知识结构。动荡中近代生活发生变化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衣(概括说)食住习俗风尚原因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在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这不得不让人深思………观点1:西方文化的进入,推动社会生活的进步观点2:这是一种文化侵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和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探究: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

8、以来,中国不断发展,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