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龙)“酚”教学设计

(陈光龙)“酚”教学设计

ID:40657841

大小:122.9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5

(陈光龙)“酚”教学设计_第1页
(陈光龙)“酚”教学设计_第2页
(陈光龙)“酚”教学设计_第3页
(陈光龙)“酚”教学设计_第4页
(陈光龙)“酚”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光龙)“酚”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酚”的教学设计2013级农硕陈光龙教学课题酚所用教材教材名称:普通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人教版)章节: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人教版的普通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通过学习醇类物质,了解了醇类的有关性质。这一节与醇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酚的结构中也含有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其次,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烃衍生物的性质主要由官能团来决定的同时又与官能团所连的烃基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使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在学生掌握苯酚性

2、质的同时,又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酚类的定义,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2.掌握苯酚分子结构的特点与醇分子结构的异同;了解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的探究,掌握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2.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如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题。3.培养根据物质结构预测性质的能力,具备分析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创新意识。2.通过探究性学习,激发求知欲,体验探究的乐趣。3.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结构决定性

3、质的化学学科思想。4.通过酚类物质的应用,认识酚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酚的定义、苯酚的化学性质。难点:官能团和苯环的相互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药品:苯酚晶体、苯酚溶液、NaOH溶液、HCl溶液、浓溴水、FeCl3溶液等。仪器:试管、钥匙、玻璃棒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观察、讲授、阅读、讨论、对比、猜想、归纳、练习等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新课导入】大家都知道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位名族英雄。【问题一】那么他的一生中,对中国的影响最大且

4、最著名的历史功绩是什么?【问题二】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来销毁鸦片的?【讲解】资料记载,林则徐是用海水、生石灰和盐卤等销毁鸦片的。【问题三】林则徐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销毁鸦片,他利用了什么样的化学原理?【讲解】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其结构简式:聆听回答:虎门销烟。学生回答或老师讲解。聆听并思考。回忆历史,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过渡】通过今天新知识的学习,希望大家对问题三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醇类的性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醇的官能团是什么?什么是醇呢?【设问】如果羟基直接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结合,这类物质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

5、的酚。下面我们对酚来下一个定义。【板书】3.1.2酚一、酚的定义:羟基和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讲解】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元酚。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8页了解一下苯酚的结构:【板书】二、苯酚1.结构【讲解】苯酚的结构特点是一个羟基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学生回答:官能团是羟基,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与羟基结合的一类烃的衍生物叫醇。翻开书本,认真观察苯酚的结构。巩固旧知识,联系新知识。【展示样品】苯酚【提问】你观察到的苯酚是什么样的?【板书】2.物理性质【讲解】纯净的苯酚为无色晶体,但放置较长的苯酚是粉红色

6、的,这是由于部分苯酚被空气的氧气氧化所致。苯酚有毒,有特殊气味。熔点43℃,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溶于有机溶剂,用酒精洗涤),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为9.3g),当温度高于65℃时,与水互溶。【过渡】醇类和酚类的官能团都是羟基。我们知道醇羟基是没有酸性的,那么酚羟基会不会有酸性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苯酚的酸碱性。【板书】3.化学性质苯酚酸碱性的探究:【学生实验】用PH试纸检验苯酚溶液结论:苯酚显酸性,PH值在5到6之间。【提问】苯酚的酸性到底强还是弱?我们再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苯酚的酸性。【实验】分别取等量的盐酸和苯酚,分别滴加几滴

7、石蕊试剂。观察实验现象。【结论】说明苯酚是弱酸,苯酚俗名是石炭酸。学生观察,并回答:无色晶体。学生检验苯酚溶液的PH值,得出苯酚显酸性。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总结苯酚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自己动手检验,印象更加的深刻。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透过现象看本质。【板书】1)弱酸性(石炭酸)【实验】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OH溶液1-2滴,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苯酚是弱酸,可以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板书】【讲解】前面我们证明了苯酚的酸性比盐酸的弱,那么在老师的这支试管里,如果滴加稀盐酸,会看

8、到什么现象。现象:澄清的溶液又变浑浊。【板书】【讲解】我们都知道苯酚的酸性比盐酸的弱,但是在无机中,我们学到碳酸已经是很弱的酸了,那么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