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

ID:40662160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5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水的组成》(第一课时)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那龙民族中学林金春电话:13481068125邮箱:Lin13481068125@163.com1教学目标(1)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的观察,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应的产物来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3)通过学习所给资料,体会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化学精神,渗透学科思想方法。2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并对氧气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2.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知道氧气能支持燃烧。3.学生已经学习了证明可燃性物质中含有氢元素的探究方法。

2、3重点难点重点:电解水实验室现象的观察:确定水的组成。难点:研究纯净物组成的基本方法:化合物分类的初步知识。4实验准备烧杯,试管,酒精灯,水电解器,低压电源5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情境导入:观察,思考新课教学(1)学生自主学习和归纳。(2)教师演示教学,学生观察。同学们这几幅图片与什么物质有关呢?哦,是水。水是同学们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质之一,那么同学们知道其组成和结构吗?。教师按学生归纳顺序进行板书;(1)演示氢气的纯度检验方法,强调注意事项(2)教师演示教材P79实验4-5。1、自主学习----

3、--氢气的物理性质(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79第三自然段,归纳氢气的物理性质,(2)小组交流,归纳整理形成知识块。2、认识------氢气的化学性质(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79第三自然段和图4-23,了解并模仿氢气的纯度检验方法,学生观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2通过展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本课的学习更能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问题的提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欲望进入新本课的学习。教材P79第三自然段对氢气物理性质的描述清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能够知道氢

4、气的物理性质,因此我将此活动设计成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归纳整理形成氢气物理性质的知识块。由此,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合作能力,又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从而归纳出氢气的物理性质,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由于教材上对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和氢气的可燃性实验有清晰文字描述和图片,因此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充分利用了教材上的图片资源;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用笔模仿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加深对实验操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观看(3)师生互动(1)教师简介水电解器并演示水电解实验,学

5、生观察、描述并记录在教材P80表格一。(2)教师演示,检测水电解时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3)教师巡视指导。(4)教师激励评价并板书水组成的结论及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5)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氢气可燃性结论,燃烧产物是水。3、合作探究-----水的组成(1)学生猜想正负电极上产生气体的成分并设计验证实验方案;(2)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结论并记录表格二。(3)组内讨论,教材P80“讨论3”,(4)组间交流评价,学生归纳得出正确结论,(5)练习巩固。氢气可燃性实验视频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感受,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描述实验

6、现象的能力,同时又为学生得出氢气具有可燃性提供了事实依据。①    ②通过对电解水产生气体成分的猜想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其目的是将科学探究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研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生动有趣。③    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观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化学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④    (4)教师主导进行师生互动。(5)总结与归纳(1)教师巡视引导。教师提示:①     氢气和氧气在水

7、中的溶解性不同;②    电极是金属电极并结合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③    从装置气密性考虑(2)学生组间交流评价,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教师激励评价。 (三)总结收获,4、拓展探究-----水电解实验误差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水电解实验现象,组织学生组内讨论V02:VH2〈1:2的原因,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三)总结收获,达标检测通过对教材上“讨论3”在小组内、组间的交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在交流评价过程中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同时通过组内、组间的讨论交流、评价及展示,训练了学生

8、的交流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其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尊重事实,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同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和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其个性和特长得以发挥。使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板书设计】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三种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