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ID:40665247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5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课题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授课人刘立苏单位沈潭中学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的第二课时,上一课时已经学习了金刚石、石墨及碳60的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第二单元学生通过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已经知道碳可以和氧气反应,本课题将要对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进行更具体的学习,本单元的课题三还要学习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所以学好这一课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本节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可燃性和还原性)。(2)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2、和还原性。(3)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碳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2)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教学方法总

3、结归纳法实验观察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投影】:“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与“国画恒久远,一幅永流传”展示。【提问】:为什么钻石和国画能恒久远呢? 教师视具体情况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单质碳的稳定性【投影】:王羲之的墨迹等。提问:人们用炭黑制成墨,用金刚石做成光彩夺目的钻石饰品。不论是文人的墨宝还是华丽的钻石都能保存多年而不褪色。这些例子说明了碳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提问:书写重要的文件资料时要求必须有碳素笔书写,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思考回答】: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单质碳的可燃性【提问】: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

4、一定的条件下,碳能不能跟其他物质反应吗?【投影】:1、碳的可燃性O2充足,碳完全燃烧:【设问】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将门窗紧闭,用煤炉来取暖,但往往会发生中毒事故,这是为什么?【讲解】O2不充足,碳不完全燃烧:不充足,碳不完全燃烧: 【学生回答】:碳可以燃烧,生成CO2气体  思考 倾听 回答:这是因为碳的不完全燃烧有毒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使碳完全燃烧。 单质碳的还原性【提问】: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我们可以看到哪些现象,如何检验生成物呢? 做这个实验,我们应该用哪

5、种实验装置?  我们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回答】:碳与氧结合变为CO2或者CO,CuO变为Cu。  碳与氧结合变为CO2或者CO,CuO变为Cu。反应物是两种固体物质,并需要加热,所以采用固固加热型的实验装置。  【演示实验】:木炭还原氧化铜   [讲解]:CuO失去氧变为Cu,像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那么是什么物质夺取CuO中的氧,促使CuO发生还原反应呢?是碳。因此,像碳这种能够夺取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另一方面,CuO提供氧,被称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碳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铁架台、铁夹、酒精灯、试管、导管。 【观察实验

6、、思考并回答】:反应中看到试管中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物质,说明CuO变成了Cu。试管中有气泡产生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支管口a的气体不能点燃,证明没有CO生成书写化学方程式。      倾听。  课堂小结碳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不活泼。②高温时活泼,碳具有可燃性与还原性。具体见课件。 检测巩固课件展示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课后延伸课件展示学生课后思考,相互交流教学反思本节课值得我今后继续坚持发扬之处:1、教学设计可操作性强,授课时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本节课从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金刚石石墨等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入手,很自然地引出单质

7、碳的化学性质。新课教学设计主要突出单质碳的稳定性、可燃性和还原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多结合实例。例如,将单质碳的稳定性时,我借鉴两个资料(一是千年女尸不腐烂二是古代字画至今不褪色),分析它们保存至今的原因?2、突出强化了化学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功能,如用炭火烤羊肉串等。3、强化了化学的功能,突出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又通过用(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煤取暖,说明碳具有可燃性,要防止煤气中毒,说明单质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过来,利用碳的可燃性,可作为固体

8、燃料,同时验证金刚石石墨等单质碳的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