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ID:40665918

大小:378.3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05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浏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郑吕章2006年9月22日A、把体育教学目标设定准确、合理(一)目标体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1、课程目标:具体包括五个方面:⑴增强体能,掌握和运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⑵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⑶、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⑷提高对个体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⑸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2、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1)运动参与 ⑵运动技能 ⑶身体健康 ⑷心理健康 ⑸社会适

2、应3、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即把5个领域目标分解到六个不同阶段,便构成学习水平目标 (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水平五、水平六)。(二)、教学目标的描述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使师生双方对体育学习的结果都很清楚。行为动词:1、结果性行为目标的动词。用于描述“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学习目标,是教学实施后对学习目标的最低标准或基本要求(如,了解、理解、应用、掌握、运用、模仿、制定、做出、比较。。。。。。)。2、体验性行为动词(或表现性行为动词)。用于描述“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3、学习目标(如,参加、做到、领悟、体验、观察、知道、处理、获取。。。。。。)。(三)课时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力求准确、具体、合理。要用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用教学内容应对教学目标。目标要体现技能和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教育渗透。特别要关注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要求。不能只关注知识、技能技巧、体能方面的要求。B:愉悦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课)(一)要以身体练习,训练活动为主要手段,实现教学目标1、突出主题。要围绕主题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准备活动、游戏、练习项目都应为主题服务(如,“快乐跳跳跳”以书包为器

4、材;解决一个单脚起跳,双脚着地,屈膝绥冲的技术要领;发展下肢力量为主题。形散神不散,主题突出,兼顾上肢运动、智力开发和情感体验)。称之为“主题式情景教学模式”(如,《小鸡战胜敌人》以小鸡学本领“傩舞—鸡嘴舞”及游戏:小鸡打狐狸为主线。主要是鸡嘴舞)。2、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遵循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综合素质、体能训练与侧重技能技巧教学的课运动负荷应有所区别,无论是什么课型都应注重运动负荷的安排,强度和密度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只是空谈,也是当前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小学体育课的运动密度和强度趋势应该

5、是中等强度加高密度。健身效果最佳强度保持在120~140次/分的心率之间;密度达到50%~70%,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体质下降的强烈信号让人忧虑:反应肺功能的肺活量从工作出发1985年至今,20年一直呈下降趋势;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平均超过50%,高中学生超过60%(其中高三学生超过66%);北京市学生近视率达51。9%,小学六年级超过40%,初三学生接近70%,高三学生接近80%;速度、力量特别是耐力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保持策略1、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激发学习兴趣。要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创

6、新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丰富课堂,活跃氛围,使学生形成亢奋的学习热情:①热身、准备活动,力求形式活泼、新颖(传统方式;目标统领、自创动作;规定任务、分组完成;游戏形式激趣热身)。以“变”激活课堂,不断地改变活动形式,包括集合队伍的形式都随时更新。②主题活动在突出技能技巧练习和体能训练基础上,力求增强趣味性、竞争性。如,古港完小汤石根老师上“投掷垒球”课,设计“投掷羽毛比赛”,融趣味性竞争性和增大运动负荷于一体。如,“跳绳”,究竟学生怎样跳,采取什么方法跳,才能使学生高兴、愉快地参与跳绳,这是需要老师下功夫、动脑筋的。跳绳接力、集体跳大

7、绳、跑绳接力(穿越)、限时计数跳等;跳绳比赛的组织也应变化,友情分组的形式进行比赛,玩得好的学生在一起合作配合比赛,如果赢了,朋友间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如果输了,他们也不会互相抱怨。第二种是随机分组的形式进行比赛,让学生互相之间更多地了解、配合、协作,定位在更多的人际交往。还可以将能力上中下搭配分组,可增强比赛的观赏性和竞争性。总之,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教学艺术,使课堂活而不乱、动中有序地进行。③结束部分,着重考虑娱乐性、趣味性,兼顾学科整合,放松身心。2、挖掘教材潜在的兴趣点和育人功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

8、性。如,打乒乓球,若能展示对攻、抽杀、拉弧旋球等精彩动作;跳远时精彩的腾空动作;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要以技能技巧为载体、为轴心来持续维系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是根本。突出体育学科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