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物质基础(I)

生命的物质基础(I)

ID:40671734

大小:2.03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8-05

生命的物质基础(I)_第1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I)_第2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I)_第3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I)_第4页
生命的物质基础(I)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的物质基础(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蛋白质和核酸一、蛋白质(一)化学元素组成主要:C、H、O、N每克样品中含氮的克数×6.25=蛋白质含量(g)S(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的R基团)(二)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约20种)CHCOOHNH2R羧基氨基(三)氨基酸的分类CHCOOHNH2HCHCOOHNH2CH3甘氨酸丙氨酸CHCOOHNH2CH2—(CH2)3—NH2赖氨酸CHCOOHNH2CH2—COOH天冬氨酸CHCOOHNH2RD-∝-氨基酸CHCOOHNH2RL-∝-氨基酸(1)氨基酸分为D型和L型,天然蛋白氨基酸均为L型(2)根据R基团的极性性质分类1、非极

2、性R基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丙氨酸、结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2、不带电荷的极性R基氨基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络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3、带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CHCOO-NH3+CH2—(CH2)3—NH+34、带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CHCOO-NH+3CH2—COO-天冬氨酸(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肽链CHCNRHHOCHCOHNRHHOOHH2O肽键二肽脱水缩合2、蛋白质的空间构型(五)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蛋白质是

3、两性电解质CHCOOHNH2RCOO-NH+32、蛋白质的溶解于水原因:水化膜和电荷3、蛋白质的沉淀除去水化膜和表面电荷(溶液pH=等电点)4、蛋白质的变性5、蛋白质的光吸收最大光吸收波长:280nm(络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二、核酸(一)化学元素组成C、H、O、N、P(二)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一分子含N碱基戊糖一分子磷酸91糖苷键糖苷键核苷OHHHH5酯键1糖苷键353’-5’磷酸二酯键核酸的种类种类简称组成单位五碳糖碱基脱氧核糖核酸DNA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A、T、G、C核糖核酸RNA核糖核苷酸核糖A、U、G、C存在位置细胞核(与蛋白质结合成

4、染色体)、线粒体(裸露)、叶绿体(裸露)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mRNA、rRNA、tRNA)功能遗传物质参与蛋白质合成,RNA病毒中为遗传物质(三)DNA的结构2.0nm小沟大沟酶的功能:催化化学反应酶的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酶的来源:活细胞一、酶酶作用的基本原理:降低活化能(一)酶的概念第二节酶和维生素①氧化还原酶类A·2H+BA+B·2H②转移酶类A·X+BA+B·X③水解酶类A-B+H20A-OH+BH④裂解酶类A-BA+B⑤异构酶类AB⑥合成酶类A+BA-B3、根据底物和反应类型命名⑴习惯命名法:1、根据酶作用的底物来命名2、

5、根据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命名(二)酶的命名和分类⑵系统命名法:正确的底物名称、底物的构型、反应性质及反应名称,最后加上一个酶字。若底物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则底物之间用“:”隔开。如:L-丙氨酸: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若底物之一是水可以把“水”省略,如:乙酰辅酶A:(水)水解酶(三)酶的化学组成单纯酶酶结合酶水解酶酶蛋白辅助因子:决定专一性对电子、原子或某些化学基团起传递作用(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辅基辅酶全酶酶蛋白的结构:①活性中心②酶的必需基团酶蛋白分子结构中一定部位的某些氨基酸残基含有的基团,是酶表现其催化活性所必需的。活性中心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与维持

6、活性中心的构象有关(四)酶的专一性及活性中心专一性:酶对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酶的专一性决定于酶的活性中心活性中心:位于酶分子表面,酶与底物相结合部位,由三维结构上靠近的少数氨基酸残基和这些残基上的某些基团组成。结合酶的辅酶和辅基往往参与组成。活性中心的两个功能部位: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的机理①钥匙-锁模型②诱导-锲合模型第三节生物氧化一、糖代谢(一)糖原的生成和分解(二)糖的氧化分解1、糖的有氧氧化第一阶段C6H12O6酶2CH3COCOOH+4[H]+能量(少量)第二阶段6H20+2CH3COCOOH酶6CO2+20[

7、H]+能量(少量)第三阶段602+24[H]酶12H20+能量(大量)⑴糖酵解⑵丙酮酸氧化脱羧⑶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⑷电子传递链ATPADPMg2+己糖激酶(hexokinase)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⑴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①葡萄糖磷酸化②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己糖异构酶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③6-磷酸果糖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ATPADPMg2+磷酸果糖激酶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④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醛缩酶(aldolase)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PGAL

8、)糖酵解的第一阶段:1葡萄糖2PGAL,消耗2ATP磷酸丙糖异构酶⑤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Pi、NAD+NADH+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