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 膀胱经穴

针灸推拿 膀胱经穴

ID:40680477

大小:5.87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8-06

针灸推拿 膀胱经穴_第1页
针灸推拿 膀胱经穴_第2页
针灸推拿 膀胱经穴_第3页
针灸推拿 膀胱经穴_第4页
针灸推拿 膀胱经穴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推拿 膀胱经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足太阳膀胱经目的要求1.掌握足太阳膀胱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2.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3.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4.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一、经脉循行示意图:头→背腰→下肢外侧后缘→足解剖标志目内眦、眉头、前后发际、脊椎棘突、髂嵴、臀横纹、腘横纹、腓肠肌、外踝、跖趾关节等解剖标志。头、背、下肢外侧骨度分寸。(一)、经脉1、分布路线、起止(经别入肛中)2、经气交接、走向3、表里络属4、联系脏器(膀胱、肾、脑、鼻、眼、耳)《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

2、。”加强膀胱与肾、心、肛门的联系(二)、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相应内脏及项背腰下肢病症。外经病候+脏腑病候二、常用腧穴:(本经共67穴)1、睛明定位:主治:近治一切眼目疾操作:严格规范操作,危险性大2、攒竹定位:主治:近治为主:前额及眉棱骨疼(三叉N疼、鼻窦炎)、面瘫特殊:呃逆操作:平刺或水针。3、通天“人之全体,以头为天,在躯干,以胸廓为天,在五脏,以肺为天。”定位:主治:(1)、头痛、眩晕(2)、鼻疾:宣通肺气操作:4、天柱定位:主治:祛风解表、舒经活络操作:5、大杼定位:《灵枢·背腧》:“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滑伯仁:“骨者髓之所养,髓自脑下注于大杼;大杼渗入脊心,

3、下贯尾骶,渗诸骨节,故骨之气皆会于此,故曰骨会”主治:(1)近治项背疼痛、肺病(2)穴性:骨病+绝骨《灵枢·杂病》“项痛不可俛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针灸甲乙经》:“颈项痛不可以俛仰......大杼主之”《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6、风门定位:主治:祛风解表(外感风寒、风热均可)“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操作:针、灸、拔罐比较:1、风门、列缺、合谷2、风门、合谷、曲池7、肺俞、心俞、膈俞、肝俞 脾俞、肾俞、大肠俞定位:膈肝脾心主治:相应内脏及其相

4、关病症(偏补脏腑之虚)1)肺俞:慢性顽固性可用灸治、割治、敷贴、埋线等法。《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医学三字经》“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操作:灸疗针对肝火犯肺、阴虚肺燥、痰热蕴肺、邪热乘肺型咳喘禁用。比较:肺俞、中府2)心俞:心疾补泻皆可比较:心俞、神门、通里3)膈俞:滑伯仁:“血者心所统肝所藏,膈俞在七椎下,上则心俞,下则肝俞,故为血会”血之生化、统摄、储藏、宣布、施泄...胃疾(呃逆)血证(血虚血热)肺病(皮肤病)常与补气、行气穴配伍比较治血证三穴:膈俞:偏上半身血证,长于慢性出血性疾。血海:偏下半身血证,妇科血证有良效。膈俞+血海:统摄补养全

5、身之阴血和清热凉血,通畅全身瘀血。三阴交:全身性血证,较血海广泛,对妇科血证有显效。4)肝俞:肝病(肝气、肝火、肝血)“疏泄条达,不可郁滞”、“木郁则达之”目疾:《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素问·五藏生成》“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脊背、胁痛:《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5)脾俞:脾疾:运化失职(水谷、水湿)统血失职《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张景岳:“凡水肿等症,乃肺

6、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6)胃俞:主治:胃腑病《灵枢·五味》“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李东垣:“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由生也”6)肾俞:肾疾(生殖泌尿系疾及耳、齿、发、脑、髓病变)《难经.三十六难》:“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素问.杂病论》“胞脉者系于肾”腰疾《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也”刺灸:(防伤肾、肾盂、血管甚至腹腔N节)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肾绞痛,肾下垂,遗尿,尿路感染(配关元、三阴交)阳痿,早泄,遗精.精液缺乏;月经不调(配京门)

7、腰疼,脑血管病后遗症,腰部软组织损伤7)大肠俞:腰疾、大肠疾:《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比较:1、肾俞、大肠俞2、大肠俞、天枢8、次髎俯卧位,食指尖按在小肠俞与后正中线之间,小指按在尾骨上方小黄豆大的圆骨突起(骶骨角)的上方,中指与无名指相等距离分开按放,各指尖所到之处:食指尖为上髎,中尖为次髎,无名指尖为中髎,小指尖为下髎。主治:近治生殖泌尿系疾(痛经)腰骶痛操作:现代常用于治疗:腰疼,腰骶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月经不调,子宫脱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