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文档

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文档

ID:40708484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6

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文档_第1页
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文档_第2页
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文档_第3页
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文档_第4页
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_苏增荣_昌邑市北孟镇孙营小学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⑴、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⑵、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⑶、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⑷、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展开想象,体会亲临其境的感觉。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展开想象习惯。

2、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用“眼前一片明艳”概括了山区生机盎然的春色。再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 四、教学方法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内容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

3、。课文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谁来向老师介绍一下你旅游去过的地方,说说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今天,我们准备跟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我们一起去好吗?   2、出示课题,释题引入。[板书:记金华的

4、双龙洞]    (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指示本文是一篇游记。)    (2)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课文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  二、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1、文中写到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小组合作)[板书]   4、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

5、、品读交流,理解深化。  (一)品赏路上的见闻。   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   3、引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老师朗读,学生想象)  (二)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板书:宽、大]   2、导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

6、程写具体的。   4、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A:孔隙的特点——[板书:窄、矮]    B:作者的感受——好奇、险[板书:险]   5、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   6、我们来到内洞,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    A: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多)[板书:黑、奇、大]    B: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四、情境再现,总结延伸。   1、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

7、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   3、延伸:把今天体会到的风景讲给自己的父母听一听,让他们也来感受一下。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浙(zhè)呈(chéng)稍(shāo)是翘舌音;     臀(tún)蜿(wān)蜒(yán)源(yuán)是前鼻音。     多音字:“盘曲(qū)而上”、“系(jì)着绳子”、“像桥洞(shì)的”   2、注意字形。     蜒、臀   3、理解新词。     盘曲而上——盘绕着,

8、弯弯曲曲地上去。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变化多端——端,项目。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异,不同。颜色各不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