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关志敏)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关志敏)

ID:40715675

大小:21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6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关志敏)_第1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关志敏)_第2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关志敏)_第3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关志敏)_第4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关志敏)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关志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与地坛》教案成都市武侯高中(610043)关志敏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我与地坛》(节选)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以抒情散文为主,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这篇课文饱含感情又充满哲理,值得研读。作者史铁生在“一个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他一时“被命运击昏了头”。觉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于是,家附近的地坛,这个荒芜冷落的废园,便成了“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在这个古园里泡了十五年,没有人比

2、他对园子的感情更丰富,《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在这里思考后的结晶。本文以我与地坛之间的关系为线索,围绕着对生命的认识这一主题展开叙述的。作家将自己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用自己全部生命感悟到宝贵东西传达给了读者。文中始终贯穿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交织着对往事的追忆、对迟到的悔恨和自责、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人生的体察。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家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积极态度,感受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眷恋。2学情分析   在前面两篇散文学习的基础

3、上,学生有了初步的散文阅读能力,但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而说的又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但我们的学生还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所以,本文的教学有相当大的难度。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②学习借鉴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能力目标:①情景交融的写法;②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3、情感目标:感受亲情,学会感恩,学会关爱。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母爱,珍爱生命。2、教学难点:①地坛给“我”的启示;②地坛与母亲的关系。四、教学关键地坛、母亲与“我”之间的关系。五、

4、教学方法反复诵读,分组讨论,激情点拨。六、媒体选用多媒体设备、VCD光盘。七、课时安排(两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6一)、导入请同学们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边播边讲)同学们,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身残志不残的人还有很多。能讲出几个故事吗?(罗斯福、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吴运铎……老师提醒后抽1-2生讲述。)几乎每一个残疾人成功的背后,都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悲壮故事。同学们,二十岁,意味着什么?如花似玉,风华正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啊!可是,史铁生,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朝气蓬勃、富于幻想,

5、正当追求理想、渴望爱情的时候,却祸从天降,失去了双腿。一个正待振翅高飞、大展宏图的热血青年,竟然失去双腿,意味着什么?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苦难?发疯?发狂?堕落?自杀?最初几年,他饱受过生死抉择的煎熬。终于,奇迹出现了!十多年后,他竟成为文坛上一颗闪亮的新星!难道是上帝拯救了他?不,是地坛,是母亲。我们今天学习他的散文《我与地坛》,看看地坛,如何拯救了他,看看母亲,如何拯救了他。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意:坍圮譬如恪守隽永tānpⅰpìkèjuànkōng空姐kòng空闲qiē切磋qiè切记

6、2、多音字造句:luō捋榆钱lǚ捋胡子空捋切3、成语写话:(至少用三个)失魂落魄专心致志急于求成身临其境声名狼藉三)、学习第一部分(先速读思考,自由讨论所示问题,再抽答后明确)1、地坛的“荒芜”具体表现在哪里?第③自然段2句的前半部分,写地坛的破败相(一组排比句),足见其“荒芜”。(朗读体会)2、地坛的“不衰败”又具体表现在哪里?第⑤自然段后半部分和第⑨自然段六个“譬如”对昆虫活跃、草木竞生的描写.(朗读体会)3、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独特景象,启示我解答了人生考场中一道最难的选择题:生还是死?这些正常

7、人也许视而不见,甚至熟视无睹的景象是如何启示我做出生死抉择的?请理清作者曾经纷乱好几年的思绪。(先引导分析第⑥自然段的“明白”句,再引导学生析景而悟理,再启发明确。)地坛,是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既没有百花齐放,又没有游人如织。可是,为什么其间的草木依然竞相生长,还茂盛得自在坦荡?活跃其间的小昆虫们,身躯何其渺小,生命何其卑微!可是,为什么它们依然充满情趣,充满生机,享受生的快乐,展示生的美丽?正如变蜜蜂还是蚂蚁,变瓢虫还是草木,变卑微的虫草还是高贵的人,都是不可选择的,天生丽质还是后天残废

8、,也是不可选择的。也许,生是命定?苦是天意?死是必然?既然死都不怕,为何偏偏怕生、怕苦?不错,有时我们选择生比选择死更需巨大的勇气。虽然我们残废了肢体,但只要我们保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我们就可以也能够勇敢地生,坦然地活,直面与生相伴的一切苦难,在苦难的沃土里,用顽强拼搏的血泪,浇开灿烂的生命之花!4、“我”怎样从六个“譬如”的景象中悟出人应“怎样活”的启示?(朗读,分组讨论“落日”、“脚印”、“落叶”给“我”的启示,适时点拨再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