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复习思考题 解答

《机械设计》复习思考题 解答

ID:40719198

大小:20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06

《机械设计》复习思考题 解答_第1页
《机械设计》复习思考题 解答_第2页
《机械设计》复习思考题 解答_第3页
《机械设计》复习思考题 解答_第4页
《机械设计》复习思考题 解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复习思考题 解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机械零件的强度复习思考题1、静应力与变应力的区别?静应力与变应力下零件的强度计算有何不同?静应力只受静载荷作用而变应力则可能受到静载荷作用也可能受到动载荷作用静应力:1)脆性材料取抗拉强度极限2)塑性材料取屈服极限变应力:均取疲劳极限2、稳定循环变应力的种类有哪些?画出其应力变化曲线,并分别写出最大应力σmax、最小应力σmin、平均应力σm、应力幅σa与应力循环特性γ的表达式。静应力,非对称循环应力,对称循环应力,脉动循环应力3、静应力是否一定由静载荷产生?变应力是否一定由变载荷产生?是;不一定4、机械零件疲劳破坏的特征有哪些?机械零件疲劳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整体

2、断裂,表面破坏,变形量过大,破坏正常工作中引起的失效应力集中,尺寸大小,表面状态5、如何由σ-1、σ0和σs三个试验数据作出材料的简化极限应力图?以σ-1、在y轴上确定点A,以σs在x轴上确定点C,定坐标点B(σ0/2,σ0/2),连接AB两点作直线,过C点作与OC成45°角的直线交线AB于点E就可以得到简化的极限应力图6、相对于材料,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综合影响因素Kσ的表达式为何?如何作零件的简化极限应力图?1应力集中,尺寸大小,表面状态(K)=σ-1/σ-1eσ-1材料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1e零件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7、应力集中、零件尺寸

3、和表面状态是否对零件的平均应力σm和应力幅均有影响?有8、按Hertz(接触应力)公式,两球体和圆柱体接触时的接触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作用于接触面上的总压力,初始接触线长度,初始接触线处的曲率半径,材料泊松比,材料的弹性模量9.何谓机械零件的失效?何谓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性能称为失效;在一定的使用寿命时间内零件的各性能可以满足机械工作的各项要求的能力。10.机械零件常用的计算准则有哪些?强度刚度寿命振动稳定性可靠性11、在静强度条件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___屈服极限应力_______;而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_____

4、_抗拉极限应力_____。摩擦、磨损与润滑复习思考题1、滑动摩擦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1)干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摩擦2)边界摩擦:表面有边界膜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边界膜和表面的吸附能力3)流体摩擦:表面被流栖膜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流体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4)混合摩擦:此摩擦处于流体擦擦和边界摩擦的混合状态2、典型的磨损分哪三个阶段?磨损按机理分哪几种类型?分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粘附,磨粒,疲劳,冲蚀,腐蚀,微动513、润滑油和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粘度,润滑性,极压性,内闪点,凝点,氧化稳定性润滑脂:锥入度,滴点4、什么是

5、流体的粘性定律?5、粘度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影响粘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恩氏粘度,通用赛氏粘度,商用雷氏秒,巴氏度。温度,压力;温度升高,粘度下降。压力增大粘度增大。6、流体润滑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1流休动力润滑,借助于相对速度而产生的粘性流体膜将两摩擦表面完全隔开,由流体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荷的润滑2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在相互滚动或伴有滑动的滚动条件下,两弹性物体间的流动力润滑膜的润滑3流体静力润滑,靠液压泵将加压后的流体送入到两摩擦表面之间,利用流体静压力来平衡外载荷的润滑7、根据摩擦面间存在润滑剂的状况,滑动摩擦分为哪几种?油润滑,脂润滑8、获得流体

6、动力润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相对滑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2被油膜分开的两表面必须有足够的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由大口流进,从小口流出3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供油要充分9、评价润滑脂和润滑油性能的指标各有哪几个?润滑脂:锥入度,滴点润滑油:粘度,润滑性,极极压性,闪点,凝点,氧化稳定性10、根据机器中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情况,摩擦状态可分为哪四种?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复习思考题1、受横向转矩的螺栓组采用铰制孔时,每个螺栓所受的载荷是2。①相等的;②与到几何中心距离成正比;③与到几何中心距离成反比;④都不变2、

7、在螺栓联接的结构设计中,被联接件与螺母和螺栓头接触表面处需要加工,这是为了3。①不致损伤螺栓头和螺母;②增大接触面积,不易松脱;③防止产生附加偏心载荷;④便于装配。3、在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强度计算公式,Q为2。①工作载荷;②预紧力;③预紧力+工作载荷;④工作载荷+残余预紧力。4、设计螺栓组时常把螺栓布置成轴对称的均匀的几何形状,这主要是为了4。①美观;②受力最小;③联接方便;④接合面受力较均匀。5、在确定紧螺栓联接的计算载荷时,预紧力QP比一般值提高30%,这是考虑了2。①螺纹上的应力集中;②螺栓杆横截面上的扭转应力;③载荷沿螺纹圈分布的不均匀性;④螺纹毛刺的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