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放大电路

三极管放大电路

ID:40727676

大小:2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6

三极管放大电路_第1页
三极管放大电路_第2页
三极管放大电路_第3页
三极管放大电路_第4页
三极管放大电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极管放大电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汉理工大学开放性实验报告(A类/B类)项目名称: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实验室名称:创新实验室学生姓名:严瑞斌4创新实验项目报告书实验名称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日期2011.11.25姓名严瑞斌专业自动化一、实验目的1、设计基本的放大电路,使其满足增益≥20dB,带宽10HZ~1MHZ,输出幅值≥10VPP。2、学会计算、选取元件参数,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参数的设置及调试方法,了解放大电路带宽的影响因素,掌握multisim软件及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二、实验原理首先,设计出基极分压式共射极偏置电路的基本电路图:在本实验中,要求放大电路的输出幅值≥10VPP,

2、因而采用20V电源,较易实现。由于本实验对于放大倍数的要求不高,不另外加入RE2及旁路电容也可满足增益大于20dB。实验要求带宽的上限频率为1MHZ,在高频范围内,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容抗很小,可视为对交流信号短路,但是此时三极管的极间电容将会对电路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公式fh=1/(2πRC),其中R为输入回路的等效电阻,C为输入回路的等效电容。为了得到较高的上限频率,可将IEQ设置得大一些,从而使式中的R和C减小,fh增大。放大电路的交流放大倍数AV=RC/RE,实验要求增益≥20dB,则Rc/RE≥10。在本实验中,取IEQ=10MA,V

3、CEQ取VCC/2,即10V,此时VRC+VRE=10V,Rc+RE=10V/10MA=1KΩ,又Rc/RE≥10,且考虑到电阻标称值的问题,取RC=820Ω,RE=75Ω。此时VBQ=RE*IEQ+0.7V=1.45V,因此可取Rb1=51KΩ,Rb2=5.1KΩ。耦合电容C1和C2的取值主要和放大电路的下限频率有关。在输入回路中,假设三极管的输入阻抗为无限大,则输入阻抗为Rb1与Rb2的并联,即Rb1

4、

5、Rb2,因此,由C1形成的高通滤波器的下限频率fL1=1/(2*π*Rb1

6、

7、Rb2*C1),已知fL=10HZ,可得C1=3.47uf,考虑到标

8、称值的问题,取C1=4.7uf。对于C2而言,由于电路中没有接负载,C2可根据fL2=1/(2*4π*(Rc+RL)*C2)确定,当RL为无穷大时,fL2为无穷小,电路的下限频率由fL1决定,所以C2对下限频率没有影响。此处取C2=47uf。此外,因为电路的上限频率涉及的参数较多,难以计算得出,在实际中,如果改变某以参数来增大或减小上限频率,可能会使其静态参数、下限频率或者放大倍数等发生变化,因此可使电路的初始上限频率大于1MHZ,然后在RC处并联一个容值很小的瓷片电容,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使其上限频率下降到1MHZ。三、实验过程1)实验对带宽的上限频

9、率要求较高,因而选择fT较大的中高频管s8050,实际测试β值为200。2)按照原理图及确定的参数在仿真软件上仿真。因要求输出幅值≥10VPP,放大倍数大于10倍,则输入电压有效值≥0.35V,此处取0.4Vrms。电路图中Rc旁路电容C3的值仍需实际测试后确定。若实际电路中,不加C3时,电压增益在1MHZ时并没有下降,那么C3的值可由fH=1/(2*π*Rc*C3)确定,其中Rc=820Ω,fH=1MHZ,计算得出C3约为194PF,若电压增益在输入频率为1MHZ时已下降一定幅度,但小于3dB,那么C3取值小于194PF。43)选取对应参数的元件,测

10、试元件没有损坏后,在面包板上进行测试。按照电路连接完成后,在输入端加上0.4Vrms10HZ~1MHZ的信号,接通直流电源,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及输出幅值。在正常范围内,输出电压为13.5Vpp,增益21.5dB,理论计算出下限频率应为10HZ,实际中下限频率约为8。HZ,此时输出电压为9.44Vpp。未在Rc上加旁路电容R3时,电路的上限频率为1.5MHZ,在1MHZ时电压输出幅值为10.4Vpp,未到3dB点,但已下降不少,因而C3的取值应小于193pF。经测试后,当Rc并联33pF的瓷片电容时,上限频率约为1.1MHZ,较为满足实验要求,因此取C3

11、=33pF4)按照电路图以及实际测试中确定的元件C3焊接电路。5)对实际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6)记录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7)撰写实验报告。四、实验结果1)输入输出波形:2)仿真软件波特图:4值得一提的是,仿真软件中的频率特性和实际电路的频率特性相差很大,不能盲目相信仿真软件。3)实际测量数据:当输入信号为0.4Vrms时,输出幅值Vpp随频率变化如下:f(hz)88.5910201001K10k100k200k400kVpp(v)9.449.769.9210.412.313.513.513.513.513.513.5f(hz)500k600k700k1

12、M1.1M1.2MUpp(v)12.311.911.410.19.689.52输出幅值为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