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ID:40737211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6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_第1页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_第2页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教师:学生日期:2013年月日星期:时段:课题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教学目标知道空气的组成,及空气中氧气含量测点的简便方法重点、难点考点及考试要求教学内容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78%0.03%0.94%0.03%口诀:空气组成别忘记,主要成分氮氧气,氮七二氧二三,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零三【练】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析: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二氧化碳不算空气污染物,但二氧化碳

2、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温室效应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原理: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O2P2O52、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夹子,看到水倒流入集气瓶,倒流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1/5,解释:磷反应消耗氧气,生成了白色的固体小颗粒(白烟)瓶内气压减小,打开夹子后,水倒吸入瓶中,倒吸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就是反应的氧气的体积3、试剂的选择a、与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无气体b、反应不能太剧烈c、本身为非气体试剂可选择:红磷、白磷、铜4、水的体积未到五分之一的原因a、磷不足b、装置漏气C、未冷却到室温

3、5、上述实验体现了氮气的什么性质?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溶于水三、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1、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助燃性)2、氮气:保护气(因为化学性质稳定)焊接金属,液氮医疗冷冻剂,食品中充氮以延长保护时间,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3龙文教育·教务管理部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工业原料(制取硝酸HNO3,硝酸铵NH4NO3)3、稀有气体:保护气(化学性质稳定,比氮气还稳定,被称为惰性气体)霓虹灯氦He用来填充气球三、空气质量报告SO2NO2(NOx氮氧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PM2.5SO2造成酸雨的最重

4、要的气体,氮氧化合物也会形成酸雨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入肺)四、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微粒的性质1、微粒是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2、微粒是不断运动着的(温度高运动的快)3、微粒间有间隙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kg)/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1.6605×10-27kg)物质的式量化学式中各相对原子质量的综合总和例:氧气的式量=16×2=32五、原子和分子【练】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原子不运

5、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氧分子B、水分子C、氢分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要点】分子:分子是物质组成的一种基本单位总称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学生签字:3龙文教育·教务管理部中小学1对1课外辅

6、导专家五、教师评定: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教师签字:教导主任签字:3龙文教育·教务管理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