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能分组教学法的研究

体育教学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能分组教学法的研究

ID:40745257

大小:11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体育教学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能分组教学法的研究_第1页
体育教学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能分组教学法的研究_第2页
体育教学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能分组教学法的研究_第3页
体育教学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能分组教学法的研究_第4页
体育教学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能分组教学法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能分组教学法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能分组教学法的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体能分组教学法并结合体育中考的项目,对我校2006级初一学生组织体育教学,通过教学实验,运用文献资料法,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探讨适合发展初中学生体能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3年的教学实验发现,实验班的学生从初二开始运用体能分组教学法结合体育中考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体能素质测评,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体能分组教学法并结合体育中考项目分组的形式,对学生整体体能素质提高更快。关键词:体能分组教学法体能素质体育中考1、研究目的2006年12月出台的《广东省中小学生体

2、能素质评价标准》是深化我省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切实提高我省中小学生的健康素质和体能水平,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能素质的个体评价标准。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健康状况,不断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大课间的同时,还开展冬季长跑、田径运动会等体育活动和竞赛。为把握学生的体能发展情况,根据《体能素质评价标准》,了解我校初中学生的体能状况。通过教学实验,利用数据统计分析,通过体能分组教学法,结合新课标精神和体育中考的项目设置,因材施教,促使学生的体能状况逐渐提高,并形成健

3、康的运动行为。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为我校2006年9月入学的初一级抽取4个班共248人,其中9、11班为实验班,4、6班为对照班,抽取的4、6、9、11班都是小学升中正取生。研究周期由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2.2研究方法:2.2.1文献研究法:查找关于学生体能素质的现状与评论、发展学生体能的理论与方法。查阅《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能达标标准》实施方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2.2.2数理统计法:对学生各阶段的体能素质进行测试与分析,为实验的方向把关。利用EXCEL表格及

4、《学生健康标准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2.3教学实验法:发展学生体能素质,探讨提高初中学生体能的教学方法。2.2.4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际的问题随时调整研究方案,让实验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2.2.5逻辑归纳法:对实验数据间的关系以及结果进行逻辑归纳。3、结果与分析53.1实验前数据结果比较为确保实验遵循均衡原则,实验前,先对实验对象的体能素质进行测试(前测)。得到的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管理,结果见表1、表2。4个班体能素质综合成绩、优秀率、及格率、以及测试四项体能素质项目

5、的成绩离散程度相差不大。表12006级初一4、6、9、11班学生实验前(2007年3月)体能素质成绩测试结果班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标准差4班6261.7552.74%12.45%0.16班6261.551.86%12.14%0.19班6262.2553.08%11.89%0.111班6262.7551.35%13.01%0.2表22006级初一4、6、9、11班学生实验前(2007年3月)体能素质各项成绩测试结果班1000/800米200米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

6、及格率优秀率4班4538%6%7072%31%5242%11%8099%71%6班4740%6%6974%29%5144%19%7999%79%9班4739%7%7169%29%5049%19%8199%79%11班4637%5%7276%32%5146%12%8299%72%3.2实验初期与实验中期、后期体能素质数据结果对比在实验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对学生进行体能素质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见表3。表32007年3月——2009年7月三次体能素质各项成绩统计对比项目(分数)男1000米女800米男200

7、米女200米男立定跳远女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实验班07年3月4′37(48分)4′09(46分)32″71(71分)42″31(71分)2.08(52分)1.57(48分)(80分)对照班07年3月4′38(47分)4′10(45分)32″72(71分)42″22(70分)2.09(53分)1.58(50分)(80分)T1.8712.0111.9822.0092.0152.0142.006P>0.05>0.05>0.05>0.05>0.05>0.05>0.05实验班08年3月4′01(74分)3′32(77分)31″01

8、(82分)40″53(81分)2.35(82分)1.83(76分)(90分)对照班08年3月4′06(69分)3′40(70分)31″60(75分)31″70(74分)2.32(77分)1.80(73分)(90分)5T2.3562.4852.8412.8392.3672.3762.011P<0.05<0.05<0.01<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