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高三语文复习迎考指导手册

2011年高考高三语文复习迎考指导手册

ID:40763532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7

2011年高考高三语文复习迎考指导手册_第1页
2011年高考高三语文复习迎考指导手册_第2页
2011年高考高三语文复习迎考指导手册_第3页
2011年高考高三语文复习迎考指导手册_第4页
2011年高考高三语文复习迎考指导手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高三语文复习迎考指导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高考高三语文复习迎考指导手册考前三段论高考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考试心态调节状况则是软件;一个考生的失利可能失在知识的掌握上,也可能失在答卷的策略和技巧上,还可能失在心态上。考时答题策略与技巧一、考时的心理策略高考是紧张、激烈的脑力劳动,需要考生全身心投入,且处于最佳状态,以保证每分钟都能积极思维。考试开始前,考生应像运动员竞赛前先做准备活动一样,摒弃与高考无关的一切杂念,排除种种可能在考场中分散注意力的因素,适当热身,提前进

2、入“角色”。考试中要克服四种不良心态:1、偏急心态。考试时,有些考生为了抢时间,刚拿到试题,情绪急躁,没有审清题目就慌忙答题。正确的做法是:拿到试题,先大致浏览一下,做到心中有数;每做一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清题目要求,挖掘隐含信息;根据条件,梳理出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使解题有序地进行。 2、犹豫心态。一接触到试题,好像有不少思路,但对每一种思路又感到模糊朦胧,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定。正确的做法是: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到比较适合的思路,进行解答操作。3、烦躁心态。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心情烦躁不安,

3、这种心态,堵塞了思路,阻挡了灵感,妨碍了能力及水平的发挥。正确的做法是:静下心,不急躁,将这个题目打上记号暂时放一下,继续做下面的题目。4、固执心态。考试时,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又不愿意转换思考角度,苦思冥想,徒然浪费时间。正确的做法是:遇到事情想得开,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不要为了一个芝麻而丢掉大西瓜,学会放弃,才会成功。越是临近高考,心态的调节越重要,因此可以说,调节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如何调整好心态,概括为16个字:坚定信心,优化情绪,沉着冷静,充分发挥。二、时间的安排策略在动笔前首先浏览全卷

4、,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数量、分值和试题的难易,进而确定答题的顺序,估计答题的时间。动笔时要做到“看菜吃饭”,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做,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其核心是让时间为你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的服务。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必考题75是分钟左右,选考题应在20分钟之内,作文在50—60分钟之间(在审题、立意、选材上注意比较,考虑成熟后动

5、笔写800字其实很快的)。三、答题的策略拿到试题后,在大致浏览一下、初步摸清题情、估算好时间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头一两个题目,让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状态。要做到“先易后难,先熟后生”,但要注意,对熟题要千万小心,不可大意。回答问题时不仅要善于回忆,更要懂得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注意书写的规范和工整。具体的题型应注意相关知识的回顾,解题时应注意回答用语的规范和技巧的把握。8 (一)、语言文字运用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A、对多

6、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在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大家在选择时可用排除法。2、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

7、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3、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答题技巧:①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②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③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先凭语感检测,再将

8、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④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⑤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⑥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