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转换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转换

ID:40783822

大小:16.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转换_第1页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转换_第2页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转换_第3页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转换_第4页
资源描述: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转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转换引子:   1、苏轼的《(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你知道苏轼(1037-1101)游赤壁是哪一年吗?2、十九世纪下半叶二十世纪初,我国发生一连串历史事件,如甲午之战、戊戌变法、庚子之乱、辛丑和约、辛亥革命,它们分别发生在公元哪一年?3、抗战期间,郭沫若在重庆写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纪念李自成推翻明王朝,这篇文章发表于公元哪一年?4、毛泽东生于1893年,计算当年的干支。5、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你知道孔子的属相吗?对于公元纪年我们已经很清楚

2、了。可什么是干支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做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将天干和地支一一对应配合起来,即甲子、乙丑、丙寅、……癸酉,这时十天干用完,接下去天干再循环,对应剩下的地支,得甲戌、乙亥,这时地支用完,地支再从头循环和天干继续相配,得丙子、丁丑……。这种纪年法就叫做“干支纪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将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进行互换。一般的做法是查互换表。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我们通过计算进行互换呢?有!    一、准备工作。用数字代替天干地支

3、。具体如下: 天干:甲乙 丙 丁戊 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 卯辰 巳午未申酉戌亥  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即:将每个天干、地支分别用它们在天干、地支中的排列顺序数代替,如天干“甲”用1代表,地支“亥”用12代表等。我们分别简称为天干数、地支数。    二、将公元后纪年换算为干支纪年。如将1893年换算为干支纪年。    方法是:(公元纪年—3)%10为天干数;   (公元纪年—3)%12为地支数。    注:%为求模运算,即求其左右两个运算数相除的余数。余数为0时,除数即为余数

4、。     如(1893—3)%10=0(余数为0时,除数即为余数,因此余数为10)故对应天干:癸;    (1893—3))%12=6故对应于地支:巳。 所以公元1893年是癸巳年。巳为蛇,毛泽东属蛇。 三、将公元前纪年换算为干支纪年。由于干支纪年是西汉以后才产生的,因此将公元前纪年换算为干支纪年意义不大,不很实用。只需了解。方法为: 10-(公元前纪年+2)%10为天干数 12-(公元前纪年+2)%12为地支数 如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10-(551+2)%10=7对应天干:庚; 12-(551+2)%12=

5、11对应于地支:戌。 故公元前551年应为庚戌年,孔子是属狗的。 四、将干支纪年换算成公元后纪年。如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一年?换算方法: 1、算出干支纪年在六十甲子中的位置数(简称干支数)。干支纪年最多能表示60年,即俗说的“六十年一甲子”。因为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的最小公倍数是60,60年中10个天干循环了6圈,12个地支循环了5圈,然后就开始新的重复循环。60年中从甲子开始,依次为乙丑,……直至癸亥结束。即甲子为1,乙丑为2,……癸亥为60。那么怎么知道一个干支年在60年中的位置(干支数)呢?比方说戊戌年

6、在60年中排第几位?若能全部记住这60个干支的顺序当然很好,但很不容易。这里给出一个计算方法(此方法的证明见第六部分),不用死记硬背。计算方法为: (天干数×6-地支数×5)若为正数,所得结果即为干支数。若为零或负数用60加所得数即为干支数。  如戊戌年:5×6-11×5=-25为负数,于是60+(-25)=35。戊戌年在60甲子中排第35位(即戊戌年的干支数为35)。 2、根据干支在60甲子中的位置(干支数)计算出具体公元纪年。方法为: 60×N+3+干支数(N为自然数)。 如我们知道戊戌变法大体发生在19世纪下半

7、叶,于是我们将60×31(这里N只能为31。否则不能在19世纪下半叶。)+3+35=1898年。 同理,壬戌年在60甲子中排59位。所以苏轼(1037-1101)游赤壁应为1020+3+59=1082年。甲午之战为1860+3+31=1894年,庚子之乱为1860+3+37=1900年,辛丑和约为1860+3+38=1901年,辛亥革命为1860+3+48=1911年。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应为1920+3+21=1944年。 五、将干支纪年换算成公元前纪年。如前所述,因干支纪年为西汉后产生,因此一般不会出现将干支

8、纪年转换成公元前纪年的情况。若有,计算方法为:60×N-干支数-2。N为自然数。 六、关于求干支纪年在六十甲子中位置数(干支数)公式的证明。求干支纪年在六十甲子中位置数(干支数)公式为:(天干数×6-地支数×5)若为正数,所得结果即为干支数。若为零或负数,用60加所得数即为干支数。即可表示为:干支数=(天干数×6-地支数×5)+60×(0

9、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