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简介

ID:40791732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简介_第1页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简介_第2页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简介_第3页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简介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简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建设始建于2009年,挂靠在化学化工学院,于2010年被长江师范学院确定为立项建设学科(B类)。本学科经过建设,在化学工程和应用化学两个二级学科方向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涉及“材料化学工程、环境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工业分析”等四个研究方向。本学科具有各研究方向的研究领域鲜明、凝练,研究成果应用性较强,各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关联度高、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联系紧密,研究领域与地方经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结合度高等特色。该学科梯队结构合理,学科负责人和骨干理论研究基础扎实,应用研究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得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本学科成员共3

2、6人,其中教授8人,兼职硕导2人,兼职博导1人,副教授13人,博士8人。近年来研究成果丰富,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6项,重庆市科委、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二十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5篇;获得国家专利4项、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涪陵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计4项;获得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在重庆市处于领先地位。科研设施较为完备。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现已配备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微型电化学

3、分析仪、离子色谱仪、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等1000余万元左右的仪器设备,为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新能源动力电池实验室”、化工实训中心等已经初步建成,正在逐步投入使用。注重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2008-2010年,我院杨季冬、周尚、方卢秋等教师分别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甲壳素科学技术会议暨国际甲壳素化学生物学/医学交叉研讨会”、“第十四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大会”、“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与研讨会”等,邀请中科院俞汝勤、董绍俊等院士、专家来我校作了4场学术报告,每年派教师参加中国化学

4、会举办的学术年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2011年,化工院将在已有的化学、环境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三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增设“材料化学”本科专业,更好地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培养了化学、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本科/学士)600余人、分析化学硕士8人,为教育战线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一批合格人才。2007-2010年,化工院应届毕业生共有48人考上硕士研究生,并分别被西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录取,其中2010年46人报考,考取27人,考取率58.7%。主要研究方向介绍1.材料化学工程材料

5、化学工程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材料的设计、制备、组成、结构、表征、性质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它既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性质。本学科主要围绕能源、材料、环境等展开研究,并形成以下具有特色的研究内容:高能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大容量、高功率超级电容器开发与应用;分子催化和功能性材料开发与应用等。学科方向带头人张国庆博士/副教授,目前正在美国进行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电极、高能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开发、大容量、高功率超级电容器开发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国际专业期刊发表了5篇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了三项国家

6、专利。该学科方向成员共11人,包括教授4人,博士4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45岁以上教师3人,30-45岁教师5人,30岁以下教师3人,目前,形成了以张国庆博士、谢华林教授、胡武洪教授、徐伯华教授和丁世敏教授等人带领的一支方向稳定、学术梯队合理的学术队伍。1.工业分析工业分析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通过工业分析能评定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查工艺过程是否正常,从而及时地、正确地指导生产,经济合理的使用原料、燃料,及时发现、消除生产的缺陷,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化学化工学院在生化药物分析、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等方面形成了特色研究领域,特别在环境分析上同时测

7、定BOD和COD方法在国内属于首创。学科方向带头人杨季冬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分子光谱分析”方向的学术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共振瑞利光散射分析以及共振非线性散射分析及其应用,先后承担教育部、重庆市科委、重庆市教委等科研课题十项,在《化学学报》、《分析化学》、《药物分析杂志》、《(德)J.Pharm.Biomed.Anal.》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并被CA、SCI收录多篇,获重庆市和涪陵区科技进步奖多项。该学科方向成员共9人,包括教授3人,博士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45岁以上教师3人,30-45岁教师6人,该方向的研究人员中多数是教学、科研的技术骨

8、干及学术带头人,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及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