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特岗考试说明(1)

2011年特岗考试说明(1)

ID:40797314

大小:1.87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8-07

2011年特岗考试说明(1)_第1页
2011年特岗考试说明(1)_第2页
2011年特岗考试说明(1)_第3页
2011年特岗考试说明(1)_第4页
2011年特岗考试说明(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特岗考试说明(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专业测试说明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专业测试由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工作的通知》、《关于为自治区县以上各类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农技部门招录大中专毕业生并下派到乡镇(场)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选拔一批高校优秀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逐步解决自治区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断提高自治区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测试目的:

2、了解报考人员对报考岗位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其应用程度。测试重点:现行中小学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测试。综合知识测试包括时事政治(2010年6月-2011年5月)、民族团结、新疆地方史和教育政策法规等内容。学科专业知识测试共分18个学科:汉语文、维语文、哈语文、汉语(含学前双语)、英语、政治(含心理健康)、历史(含新疆地方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含计算机、电教)、劳动技能(含综合实践)、科学。其中,除维语文、哈语文外,其他

3、学科试卷均用汉文命制,并要求用汉文答题。第一部分 综合知识测试说明(各学科考生必考内容)一、考试目的综合知识测试是针对教师岗位任职能力和职位要求进行的基础测试,是参加教师招聘报考人员的必考内容。测试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民族团结教育、新疆地方史和教育政策法规等内容为命题依据,考查了解报考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教师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闭卷、笔试。满分50分。第64页共64页2.内容比例:民族团结教育约占50%;新疆地方史约占

4、20%;教育政策法规约占20%;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约占10%(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3.题型及比例:选择题约占60%,非选择题约占40%。4.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8∶1∶1。三、命题基本要求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和内容命题。2.命题突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能力立意和对现实生活现象的分析、判断,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中体现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命题关注考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教育方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第二部分 各学科专业

5、知识测试说明汉语文一、考试目的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了解报考人员适应中小学教学所需要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二、考试范围(一)各学段内容比例初中、高中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要求比例为6∶4。(二)考试能力要求考试主要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6、,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第64页共64页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三)考试内容及相应能力层级1.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文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1)识记:A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②识记现代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的字

7、形。③识记中学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④能够默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优秀诗文。(2)应用D①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②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和关联词语)。③辨析并修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累赘、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④根据需要正确使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做到简明、连贯、得体。2.现代文阅读能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文学作品。(1)理解B①体味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和作用。(2

8、)分析综合C①根据不同的文体把握文章思路和表达特点。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64页共64页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E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②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3.古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以教材选文为主)。(1)理解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或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因、于、与、则、者、之)。②理解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